匪我思存说《甄嬛传》作者涉嫌抄袭,连错别字都抄了

  • 你后面的回复不就是否定从道德层面来解读的必要性,还继续坚持抄袭泛滥是教育普及的锅。
    在一个讲抄袭的新闻下面,你不进行针对性的讨论,不旗帜鲜明地明说是非,只把话说得云山雾罩的,更处处只怪原作者水平不够,让人抄得太容易,教育太普及,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你既然要坚持胡诌,那就不要怪别人把你的话解读成是在转移话题,模糊焦点,是为抄袭站队辩解。

回复1

  • 我的意思是,资本积累不足,网络发达,僧多粥少,或许还要加上剽窃成本低(教育普及),中国版权意识相对滞后等。这些共同促成了抄袭泛滥,而单一从舆论管理来约束,或寄托于政府权威审判就能抄袭遏制,或者让作者心服。(文字本身的可操作性太大),我对这一假设不乐观。这只是单纯的现象分析,半点没有去为抄袭开脱的意思。如果你只愿从道德层面分析我在为谁说话,或者我说这话为了什么,甚至强调因我说些其他因素,盖个为抄袭开脱的帽子,过于武断。抄袭是每个人的道德问题,如何管理却是社会问题。自身有道德,却极难逼迫他人具备同样道德,这是人性使然,否则西方推销了这么多年民主自由人权,也该成功才是。只看道德意识,不看看到底从哪个方面来的问题,靠情绪做义愤填膺的批评,才是就事论事的有价值评论?抄袭同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国产一段时间山寨盗版泛滥一样,有一个过程。随着写手扩大化,凭中国的人口体量,下游写手的生存环境会越发艰难,因为每个人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网络普及等同于把所有作品放到无壁垒环境竞争。这就和淘宝同一产品只有搜索前几位获利等同。因此文章内容同质化是竞争必然,以此必然也就带来大量抄袭,问题不好解决。这是每个写手必须清醒的一件事。靠道德呼吁可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也容易被资本舆论,粉丝经济引导。因此或许只有在独创性上写作实力上加强,有可能读者会有因逐步提高的阅读要求,收入水平让写手的生存环境相对舒适,从而甩掉那些同质化劣质作品,获得品牌效益,而这类作品的版权保护和正版收费意识也都会加强。因此,我认为市场终究有这样一个过程,写手可能长期要玩一场与圈层大小赛跑的游戏。单纯只是想让写作的有这样一个意识,觉得这事不必过于焦虑。至于面对抄袭问题该如何做,人的素质终究是在提高,抄袭本身也确实是道德问题,大家都有意识。但那是另一个话题。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