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特朗普的中国策略,先要明白美国经济衰退的真相

  • 罗思义忽略了一个问题。
    罗思义当然是一个经济学家,他的结论:投资是决定GDP增长的主要动力,数据逻辑也没错。但他忽略了一个社会学因素,就是近一百年来,美国的生产力要素增长越来越依赖资本(包括资本驱动的技术)的增长,而越来越排斥劳动增长,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GDP越来越大,白人劳动者生活却越来越差,黑人完全边缘化,移民从受欢迎到受排斥。
    这一现象在中国也日益明显。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表现最好的经济体,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获得感却与GDP表现不一致。杭州六小龙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估值,直接和间接的有几万亿,但其从业者不过数千人。
    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依赖资本,而资本却排斥劳动,这一深刻的矛盾,才是当下全球性发展最根本的问题。

回复27

  • 从我这个外行来看,罗老师的分析有理有据还是很可信的。你的总结也是一针见血,那问题的解又在哪呢?资本应该不是排斥劳动力,而是无止境追求最廉价(性价比)的劳动力,我觉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资本也是被迫的,不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力成本,企业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黑客帝国》里的终极地狱景象就是人类只是机器人用来产生化学能量的电池。另一个终极应对方案,或许正是马克思主义?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 说中国经济增长更依靠资本,太偏激,现在中国经济增长更多是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其实就是人才掌握的,这些人才不是劳动者吗?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金,不靠资本靠什么?难道依靠财政吗?你记住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一边喊着要科技进步,一边仇视资本,这是典型的反智现象。
  • 解决工业上的劳动机会丧失问题已经有先例可循,那就是农业的解决办法。当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后,不再需要这么多农业人口,那就拓展农业的衍生产业,除了加长农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链,农家乐、乡村游、农业文创,以及相关的农业基建,这些都能创造大量就业,所以为什么一直在提“以工代赈”。人工智能的相关产业也一样,少部分人做高端技术,大部分人则流动到这些技术的衍生产业和服务中来,市场越大伴随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只是技术层次不同。说句大白话,就算月球上建了基地,是不是也需要门卫?不需要懂底层技术,只需要懂操作和忠于职守就够了,这就是典型的服务。三大产业是流动的,尤其工业和农业都会向服务业流动和输出。美国的服务业非常发达,绝对的服务贸易顺差国,牢牢把控技术优势是这种模式的命根子,随着技术进步和迭代,进一步减少了这些服务行业的人力需求,所以他们会有裁员有失业有游行有巨大的贫富差距有各种反移民,因为他们的技术是服务于资本的,投资可以提升技术,技术反过来服务资本,同时,资本需要更少的人来分蛋糕,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和日常。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是无论我们的技术还是资本,都要服务于人,虽然我们的技术和资本之间的作用关系和他们遵循同样的一般规律
  • 山顶洞人BH 思想没有专利,大家自由分享
    罗思义当然就是一个经济学家,不是一个政治学家。
    罗思义只是在西方土壤里成长的经济学家,很难理解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文明。
    就经济学家来说,他提出了很重要的、与众不同的经济观点,即固定资本形成净额占GDP比重与经济的长期发展正相关,就是投资比例越高减低短期(按年计)GDP越低但长期GDP(按5年计)越高,是非常难得的、能够一定程度解释中国经济发展为什么这么快还这么可持续的极少数人。
    西方经济学界有个伪共识,就是“经济学家只考虑效率问题,公平问题是政治学家考虑的问题”。所以,对罗的要求不宜过高,那超出了他的常识和认知。
    西方自古以来就没有天下大同的概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就是文明的维度和底蕴不同。或者说,西方对于公平的认知还仅仅处于初级的自发阶段,而中国对公平的认知已经处于高级的自觉阶段。
    在西方,“义”是用来修饰、掩盖“利”的,政治要为经济服务。而在中国,经济是要为政治服务的,“利”是用来支持、保障“义”的。就是各自文明的路径不同而已。
    古人早就认识到人是天然带有自私欲望的,所以就很现实主义地提出“义”“利”的对立统一问题,也就有了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两个典故,还特意让夫子来评论:“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
    结论:老罗已经是很优秀的经济学家了,还是不要用过高的政治标准来要求他吧!
  • 至少中国还有一个共同富裕的愿景在
  • 汽车轮船飞机手机家电风电光电也在近几年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并且这些行业从业者很多,你就是拿放大镜专门找瑜中的瑕,且不说很多国家连“瑕”都没有。
  • 非常现实也非常深刻。科技必须进步,场景必须平衡。
  • 资本增密排斥劳动是马克思经济学常识,罗怎么会不懂。
  • DS最大的结合体应该是人形机器人,这两块离全场景适应还有5-10年。一旦技术突破了,成本降低了,一个百万亿的产业集群就会出现。
  • 高端产业的就业人数当然有限,但若论带动下游产业,中国还是比美国强的,毕竟制造都在国内。杭州六小龙的产业还在培育期,没到规模化“走量”的阶段,带动作用还要经历一个周期才能显现。就像电动车产业那样,布局30多年现在才开花结果。
  •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应当是资本社会化。就是把资本从少数人手里,通过税收、薪酬制度等改革,逐步转移到全社会大多数人的手中;反垄断,也从反市场垄断,转向反资本垄断。
    金融资本属于猛兽,官僚资本和产业资本是食肉动物,老百姓是草木。但没有草木,以草木为食的食草动物和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会衰减,整个生物链最终都会凋零。
    从目前来看,用不了50年,随着人口凋敝,中国大量的3、4线城市会消失;而人口,就是被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猛兽集体吞掉的。没了生存空间,任凭政府如何拉动生育,最后人口一定会出现暴跌,城市、消费市场、工业体系跟着完蛋。
  • 罗文的核心是证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你说的是财富分配的问题,需要政府用政策调节。无论如何,先要做大蛋糕再考虑分配。资本主义不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可能解决。
  • 有思想的见解。依我看,经济增长与资本、劳动还应该加上科技的关系用社会学理论无法阐述解释,而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范畴。在现在,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劳动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及消除差别的观点阐述,或许可以做些解释。不管怎么说,这印证了邓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预判论断是对的。
  • 杭州六小虫阿里吧!几万亿是你自已统计的数据吧还长篇大论
  • 中国的分配没有问题,说有问题的都是想不劳而获的
  • 美国精英已经深刻思考了这一问题,结论就是特朗普团队的核心人物之一马斯克的观点: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普及,几十亿智能机器人负责生产和提供服务,未来的工作岗位将会减少。马斯克预言未来10年内,85%的就业岗位将消失,他认为机器人能够胜任的工作越来越多,这将导致大规模失业。面对大规模失业的可能性,马斯克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普遍高收入,即通过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富增长,按需分配高收入。另一种是普遍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即政府向每个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资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正在实施的计划就是罗思义先生在本文中说的——美国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向依靠投资(逼迫和引诱全球制造业资本回流美国)来实现经济增长与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道路。不过美国的计划更超前,美国将会实施制造业企业利润与政府共享的模式,这必然要求美国在一定时间点会建立极其严格的资本外流限制措施。
    也就是说自由市场,自由资本主义模式已经到头了。美国政府包括前任的拜登政府的沙利文和现在的特朗普政府的核心智囊团都公开说明了这一点。这是美国对经济模式的核心观念的重大改变。这将考验中国的经济指导思想。
    美国将实施逼迫全球制造业回流美国,采取资本管制和利润共享原则来破解科技进步给劳动者带来贫困的根本社会矛盾。
    而中国目前的公开方案是政府扩大负债和居民负债刺激消费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 zzztf 政治正确的喷子也是喷子,隐蔽更好危害更大
    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力,但生产关系(分配制度)如果只让少数人收益,则经济增长也毫无意义。
  • 有深度
  • 美国80年前用于支付社保、养老等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很低,6%以内,现在已经超过40%。这代表社会的发展,GDP中整体有更多的资金要拿去支付给居民福利,即便国防开支也是最终归根结底要到人。美国现行模式GDP构成主要利润是私营财团拿走,政府然后再通过税收拿走一部分,这条路到绝路了已经走不通,包括军火、石油、银行等利润。所以一定会衰落。可持续性决办法是GDP中关键产业国有化,国有化后的利润再拿来支付社会福利等财政支出。马斯克折腾半天没有节约多少税收,不能从根本解决。所以崩盘是唯一选择。
  • 大鱼头 用户体验,游戏爱好者
    你的观察完美体现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或者说与分配制度的矛盾。

    即:发展如何惠及百姓的矛盾。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