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特朗普的中国策略,先要明白美国经济衰退的真相

  • 解决工业上的劳动机会丧失问题已经有先例可循,那就是农业的解决办法。当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后,不再需要这么多农业人口,那就拓展农业的衍生产业,除了加长农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链,农家乐、乡村游、农业文创,以及相关的农业基建,这些都能创造大量就业,所以为什么一直在提“以工代赈”。人工智能的相关产业也一样,少部分人做高端技术,大部分人则流动到这些技术的衍生产业和服务中来,市场越大伴随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只是技术层次不同。说句大白话,就算月球上建了基地,是不是也需要门卫?不需要懂底层技术,只需要懂操作和忠于职守就够了,这就是典型的服务。三大产业是流动的,尤其工业和农业都会向服务业流动和输出。美国的服务业非常发达,绝对的服务贸易顺差国,牢牢把控技术优势是这种模式的命根子,随着技术进步和迭代,进一步减少了这些服务行业的人力需求,所以他们会有裁员有失业有游行有巨大的贫富差距有各种反移民,因为他们的技术是服务于资本的,投资可以提升技术,技术反过来服务资本,同时,资本需要更少的人来分蛋糕,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和日常。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是无论我们的技术还是资本,都要服务于人,虽然我们的技术和资本之间的作用关系和他们遵循同样的一般规律

回复1

  • 从全球一般性规律来看,您说的是对的。但中国有一个特殊性,就是过于长的小农经济历史,积累了过多的人口,这些人口是中国进入工业化也消化不掉的。
    中国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把政府和企业投资大都投在本国,形成了庞大的固定资产,而不像美国大部分投到外国为资本赚取利润。但这一进程逐步停滞了。
    但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科技和产业革命对全球秩序的重建,民族国家只要落后就会跌进深谷很难翻身,像阿根廷、日本那样。为了对历史和子孙负责,我们仍需要推进新投资新基建,扩大新型固体资产规模,如罗思义所说。
    那,回到上述第一个问题,过多的人口怎么办?新基建新投资是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人口获益不多。传统行业淘汰的人口,新生找不到工作的人口,会引发长期的矛盾。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