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姜革 陈涉
    中国的良田是自己长出来的吗?那是靠中国人几千年艰苦劳动开垦出来的,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兴修水利设施的传统,这些水利设施可以有效蓄水或合理调节水流量,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种植条件。
    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和它山堰,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其中前三个水利工程建成已有两千多年,它山堰距会也有一千多年了。这些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印度有什么大规模的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人有“大禹治水”和“愚公精神”,印度有什么?恒河泡澡盛会?
    凡是能诞生古老文明的都是自然条件利于农耕的地方。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莫不如此。
    楼主为了给印度农业的低效率找借口,不惜施展诡辩之术。可惜诡辩就是诡辩,不可能把白的变成黑的。有那功夫忽悠中国网民,不如多花些时间教教印度人学习中国人勤能补拙的优良传统,少些冥想和逞口舌之快,持之以恒,必定能让印度变得更美好。

回复5

  • 真能改变,还是印度人吗?
  • 中国古代可以历经数百年在崇山峻岭和戈壁荒漠中辛苦修建一条万里长城抵御外族侵略,印度历史上外族屡屡从兴都库什山脉短短几十公里的开博尔山口入侵印度次大陆,古印度各个时期王朝政权却对那里毫无作为。种族个性在那里摆着。
  • 热带地区哪有勤劳的人?
    在古代,热带地区,你如何勤劳很可能意味着被晒死。
    食物腐败,变质快,所以热带地区的人,也没有储蓄的习惯。
    我国古代灾年,还有逃荒的,但在印度不行。
    一旦旱灾来临,全国气候都一样,都受灾,你往哪逃,还不原地坐着,省点力气,能多活一点时间。

    人类历史上的强国,都在北纬37度线。
    全球热带地区,除了新加坡,没有一个工业国。
    人类的力量,在自然面前,不值一提。
  • 都江堰等,其成功也依赖岷江稳定径流与成都平原等等天然地势。若将同等劳动投入阿坝高原,能否创造同等良田?片面强调劳动而忽视生态基础,违背历史唯物主义。
    印度古代农业工程现存:
    Sudarshana湖(公元前3世纪,古吉拉特):印度最早大型水库,灌溉农田至今;
    Grand Anicut(2世纪,泰米尔纳德):现存最古老水坝之一,调节高韦里河灌溉;
    Bhopal湖(11世纪,中央邦):人工湖系统
    节水技术:拉贾斯坦邦的“khadin”雨水收集系统(旱作农业核心)。
    梯田开垦:喜马偕尔邦与喀拉拉邦的千年梯田系统。。。
    遗迹:
    摩亨佐-达罗遗址的网格化排水系统与公共水井,早于中国夏朝;
    印度河流域的运河遗迹(如Rakhigarhi遗址)。
    中世纪南印度:朱罗王朝(9-13世纪)的跨流域引水工程,灌溉面积超50万公顷;
    维查耶纳伽尔帝国的水库链系统(如Tungabhadra水坝群)。。。
    大壶节周期(12年)对应木星轨道周期,用于校准历法以指导农耕;沐浴仪式集中于旱季结束(3-4月),标志播种季开始,与农业周期深度绑定。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仙人Agastya引流高韦里河,神话内核与中国“大禹”相似;《梨俱吠陀》赞颂因陀罗劈山引水(类似“愚公移山”)。
    另外,《列子》原本已散佚,今本是东晋张湛辑录的注本,当时情况,已经无人知道《列子》具体内容,长期以来,对其引用极少或似乎不知有此书,只提老庄,却不道列子。张湛在自序中称,其祖父少时抄录的《列子》八篇经永嘉之乱后只剩三卷,后于亲友家 “参校有无,始得全备。。然所明往往与佛经相参”。后人疑出张湛伪托,或者自行添加了大量内容,其书有许多老庄没有而与佛教接近的思想。
    《列子》中的”机关木人“”愚公移山“,有观点认为,来自西晋竺法护译的《生经》和《《佛说力士移山经》(https://www.chinawriter.com.cn/theory/2016/2016-03-14/267496.html)
  • 严重同意, 这篇文章也就是印度驻中国使馆经商处所炮制, 目的就是呼吁中国人体谅印度拓展生存空间的不易:那么多人, 挤在那狭小贫瘠的空间里, 你忍心吗?所以下次边界再闹起来, 你就让它几个山头又何妨?不过这文章和建设有声有色的大国严重不符,传回去作者小命堪忧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