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经济目前的困境还是有办法的,这个办法就是开放农民的土地买卖

  • 已注销用户 素质低下禁言 认知水平低下禁言 请自行对号入座
    这种思维是典型的生搬硬套。
    古代农业社会,耕地是社会中的主要资本,绝大多数人的经济行为发生在农村,占有过多耕地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最终导致王朝崩溃。
    而在工业化社会,虽然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底线,但农业并非社会中的主要资本。比种粮食利润更高的行业比比皆是。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经济活动都在城市,耕地的所有权变更并不会对城市人群的贫富差距造成影响。如果一片土地其用途只能用作耕地,其价值远不及大城市中的几套房子。在一线城市有20套房,远比在农村有大量耕地更类似于土地兼并。
    只要耕地国有的所有制不变(可以类似于住宅的70年产权),并且严格限制耕地用途。这么做就不会产生类似于古代的动摇国本的结果。相比来讲,在这个时代,大量大城市房子的囤积居奇可比囤积耕地危险的多。
    这么做唯一的危害就是彻底毁掉了农村,就毁掉了经济的缓冲区。以后再发生类似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只能硬着陆。

回复2

  • 晴悦悦的栀子花 远离公知,远离皇汉。公知皇汉是一体两面。
    还不如放开二线以下城市居民购买土地自建房,这样反而能拉动内需。
  • 土地早就可以流转了,现在天天卫星盯着基本农田。宅基地也划定了,你多建一间房在边上,要不了几个月就打电话来问你。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的,直接来给你推了。现在农村土地已经限定功能,只是部分承包权在农户手上,不利于开展大型经营活动。一般都是出去打工,田给亲戚邻居种着。自己拿点补贴,租给别人的,一亩地还有收个100-500租金。你田里种的不是庄稼,人不在家,村里也来给你拔了,种上庄稼。不然卫星照着,村里干部就麻烦了。各地都有种粮大户。只是希望,以后在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能制定统一经营类合同,年限长一点,5-10年以上,这样就不存在光在压榨土地,而不投资基础建设,比如,供水管网,田间机器走的路,农田有机质补充。时间太知,别人搞基础建设出工出力出钱,明年田不给你种了,谁愿意?国家把基础设施搞到田边了,没人投到田里,一想到这里就够够的。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