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历史的基本共识,就这么难达成?

  • 司马迁和汉武帝完全是利益之争,贵族和平民的利益之争。汉武帝代表的是平民,因为皇权和平民面对官僚,贵族,豪商在利益上其实是一致的。司马迁代表的是贵族官僚的利益。他们的矛盾的焦点是平准法。为了防止出现“谷贵伤市,谷贱上农”的局面。汉武帝实施平准法,国家制定农产品一个平均价格,这个价格叫做准。高于这个价格,国家出面抛售粮食,压低粮价。低于这个价格,国家出面以这个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这样保证粮价稳,防止地主豪商吃完卖家吃买家。贵族司马迁强烈反对这个政策。李陵事件只不过是汉武帝的一个由头,用了警告贵族官僚,不要妨碍他实施平准法。
    《史记》连专诸、聂政刺客和杜杜氏这类的商人都有传记。结果李悝法家的祖师爷,韩非子级别思想家,商鞅级别的政治家在《史记》居然没有传记。专诸、聂政大概是因为善平籴,平准法本质和善平籴一致的。写李悝无论如何也避不开善平籴,然后写魏国靠这个首霸战国?那他司马迁还凭什么反对平准法?太史公对汉武帝怨怼到骨子里了,以至迁怒于的一个300年前的人。作为史家司马迁比起董狐,其职业道德还是要差一筹的。

回复1

  • metalgear 可关注本人微博metalgear8
    “皇权和平民面对官僚,贵族,豪商在利益上其实是一致的”——这句经典,中华开创的皇帝制度皇家的私即天下的公!对公天下的追求一往无前。皇帝制度后期明清中央集权越厉害,各种权力集于一人,皇家专制却力量反而薄弱了。新中国现党主立宪制从建中央为公集权专制集团力量,以为公的立党为体恢复为公军功贵族晋升制重振中华武德,也是新的为公体制尝试,试图维系中华为公专制力量国家组织水平不要波动过大保持相对一定的水平不要太低。同时化解群龙无首无人最终负责的中华历史循环绝境。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