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车赛道日本落后,只因曾经太超前?

回复13

  • 别断了自己个充电的路,
    否则用电涨价就跟上了!
  • 不同品牌的汽车,连一个轮胎螺丝可能都不能互换,还谈什么换电池包!
    为什么?
    为了赚钱啊。
    圈起消费者,把你绑定在它设定的生态,才好赚钱啊。
    手机充电器,这么小的一个玩意,也没几家做手机,能互换么
  • 什么是里程焦虑?假如现在汽油车限制邮箱容量,每辆车油箱只允许开300公里,汽油车主会有里程焦虑吗?答案是没有,因为几乎城区及城郊每隔20公里都会有加油站,所以里程焦虑是因为不能在合理公里能即时充电造成的。解决里程焦虑就要快充,换电站或充电桩密度,个人觉得,公共交通,通勤车可以统一电池规格充电协议。
  • 统一换电的可能性很小,电池规格取决于车架平台,除非全世界所有汽车制造厂家的车架平台先统一,才有可能推行。
  • 格兰希尔 心中自有桃源,何须苦寻乐土
    换电模式其实是延续的汽油车加油的思路,看似很合理,这把加油的过程与换电池的过程等同,实际上却根本不一样。
    油是液体,可以适应不同的油箱容量与形状,而电池是固态的,限定电池的规格就意味着很大程度上限制电车的形态,且不说造出来的车都大同小异的问题,电池本身是在不断发展的,能量密度、安全性等等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进步,而且迭代很快,这就使得通用电池的规格无法一直固定下来,连带着,电动车也很可能需要做对应的升级,极端情况下旧车型甚至会被直接淘汰,通用就成了通通用不了,因此这种模式实际上并不适合全国统一推广

  • 难度比较大
  • 希望以后国家对充电桩和接口等方面标准统一规划,不能搞一家一种接口,浪费充电桩位置
  • 我感觉不太现实,目前纯电车的电池很重,几百斤,非人力可为,还比较大,不容易换,换好你也得安装固定吧。还是解决目前燃眉之急,增加充电桩和简化充电设备,最好可以直接普通家用电插上即可快充,根本的办法还是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达到充电半小时续航1000公里左右,那才是燃油车的木日,相信不需要很久就能实现。
  • 设想是很好的,但这个得电池技术比较成熟才行,否则对于电池技术的发展不利,因为车主在这种模式下,选择电池品牌的权力很弱,会导致电池好坏与车辆基本无关,那样的话,厂家专心发展电池的吸引力不足。
  • 你就没有想过公路充电车道?中间一条车道全部铺成无线充电车道,车一上去就在充电。。。
  • 貌似完美,其实不完美,这中间车主要吃很多亏。
    燃油车----每次加油想必不会有车主等到油箱完全空了再去,加满油后车主付费是按实际加油量计算。
    换电车----我想也不会有车主等到完全没电那一刻才去换电站,那么在我换电时收费都是按满电的价格收的,这中间车主电池余量是被完全忽略了的,可你要知道这也是能源,是车主花钱买的。
    换电确实是目前看来最好的方法,特别是石化双雄介入后,能基本解决里程焦虑。但是如果相关法规不跟上,那么弱势的车主一方必然损失不小。打个比方:每次电量剩余10%去换电,那么十次后,等于我多花了一次买满电的价格,现在的换电方式是没有抵扣车主原电池电量的。规矩要完善就应该每次换电测量原电池剩余电量进行抵扣,这样才是完美,而不是每次都让我给满电的价钱。
  • 中石化中石油表示很有兴趣
  • 电池是纯电动的核心,你让电网垄断了,汽车厂还玩啥?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