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这条恶龙,只有它能杀死

  • 教育公平化、平民化,真的很重要。《坂上之云》就有过很大篇幅的描述,秋山好古和秋山真之两兄弟,就是得益于明治政府的教育政策,才能靠家里砸锅卖铁和向领主借贷,得以上了高等学校,改变了人生,也成了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中的弄潮儿。如果是明治改革以前,哪怕全家卖身,他们兄弟两也不会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如何通过教育释放国民的潜力,日本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回复5

  • 呀,吹得这么清新脱俗,1450厉害了。
    日本学习塾(民办教育)始于江户时代,不少人创办私人教育机构,如吉田松荫的“松下村塾”。这些私塾刚开始的确成为了传播、教授新知识和技术的场所。但随后就变味儿了,日本学习塾逐渐演变成以升学和补习为经营目的(盈利)的机构。
    据日本文部省数据,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的中学生比例从1976年的38.0%上升至1993年59.5%,学习塾没有任何相关教育经验者占比达22.5%。在日本报纸、电视,地铁和街头公交车站,随处可见学习塾各种招生广告,内容大多是介绍机构辅导方式、提分效果和考入名牌高中或大学人数等等。在这些营销广告的狂轰滥炸下,家长和学生被焦虑包围,仿佛不上补习班就没有办法考上名牌学校,更不要提找到好的工作或是考上公务员等,教育竞争和内卷程度可见一斑。
    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政府发明了偏差值,更猛了,直接让日本娃躺平。所以日本自杀率最高。因为对很多人来说人生完全没有意义,全部是生不由己,没有一点点自然追求自己梦想的空间。人活着没有人性。拥有的只是在轨道般的人生轨迹中。这种人生对人来说没有丝毫幸福可言。
  •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 日清战争是什么鬼?日清战争的弄潮儿是什么玩意儿?
  • 日清战争,你是中国人吗?你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吗?
  • 虽然看起来有点道理,不过还是想问一下,你是50w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