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企人才流失加剧,已成民企"黄埔军校"

  • 似是而非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如果说对国企改革提一些意见,我觉得不在于员工持股,什么骨干多拿,这些钱的问题,要知道,国企的生产不在于你一个人多能行,而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我们很多人拍脑袋,以为把骨干和人才都用钱买通了,国企就灵了,事实上,根本不了解国企的情况,五花八门的搞金钱刺激,搞得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多的让每个人都认为分配不公平,做事就会互相掣肘,甚至使绊子下药,反而阻碍生产。

    国企的制度和工艺已经很不错了,需要改革只有三点:一是挽回基层的主动性,缩小收入差别对他们的过度刺激,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修养,要学会管理人,而不是管理奴隶。要让基层愿意为领导分忧解愁干好生产。二是让有才华的人有盼头,人事岗位都要优中选优,切实找到最适合最有能力做好的人来做,而不是拼爹拼关系,所谓的人才,更注重长期成长的平台,而不是眼前的利益,他们更注重的是能通过努力当老总,进国家平台。(私企的成长平台事实上更差)。三是对各种制度各部门进行研究,需要精简的去掉,让管理瘦身,减少对基层生产无谓的干扰。

    只有搞好了国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前进,才能保证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也才能摆脱资本操控国家,甚至抛弃人民的宿命。国企只有不断的做大做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人民的利益才有保证。

回复1

  • 似是而非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从作者的文章看,走的都是员工持股,骨干多拿的上层路线,从我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认准了群众路线,只有走群众路线,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无不胜,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出现了一些妖风,开始了分化收买妥协的上层路线,是包藏私心呢?还是利益代言呢?
    以我所知,国企的收入差距是很大的,各种名目的奖惩制度也很多,群众的眼里是不平衡的,反映在行为上就是消极和抵触的,这样的情绪和工作状态很难说就可以搞好生产。你所谓的人才,是不可能在一线亲自动手长年累月的工作的,没有一线群众的支持,什么事都搞不好。但是我们看到改革的方向已经变成了更加扭曲的金钱刺激,而不是思想道德制度建设,也不是增强向心力,同心同德一心一意去做事的作风建设,有些事不是金钱能做到的,比如人的尊严,在团队中的存在感,未来的希望,以及工作的压力,高效又灵活的制度。。。。唉,不说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