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四川、辽宁高考分数线公布

  • 勤劳老韩 理解观网,但复杂个人原因所限…
    (丰富整理后再次发表)
    .
    北京市历年高考报名人数:
    2006年12.6万,2007年12.5万,2008年11.8万,2009年10.1万,2010年8.1万,2011年7.6万,2012年7.3万,2013年7.27万,2014年7.05万,2015年6.8万,2016年6.12万,2017年6.06万,2018年6.3万,2019年5.9万。
    .
    假如各高校分配给北京的招生名额一直保持不变的话,那么单靠“严格计划生育”这一项措施,从2006年到2019年北京高考的各档录取率就应该翻一倍多(意味着各档录取分数线会大幅降低)。事实上,北京的高考录取率并没有那么大的增幅,原因是各高校把北京“节约”下来的招生名额的大部分补给了其他省份。
    .
    以985高校在京录取人数为例:

    2009年,北京市高考人数10.1万,985录取率4.069%,即985录取人数0.411万;
    2019年,北京市高考人数5.9万,985录取率4.3%,即985录取人数0.254万;
    0.254万-0.411万=-0.157万,即:从2009年至2019年,985大学录取北京考生的数量,不仅没有随各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而增加,反而减少了1500多。这些北京市“节约”出来的名额都补给了其他省份。
    .


    考生人数显著减少会直接导致录取分数线降低。
    做一个简单的定性模型来展示这里面的道理:如果某省的招生名额1万,而考生人数10万,则录取分数线在前10%那里,如果招生名额1万不变而考生人数降为2万,则录取分数线在前50%那里。10%排位的分数与50%排位的分数,会相差多少?而如果考生人数增加到了50万,则分数线提高到了前2%位置,只有学霸水平的能上了。
    .

    事实上,北京市从1971年就早早开始倡导计划生育,1982年开始更是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独生子女政策。本地新生人口持续减少所带来的教育资源分配红利,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显现,一直持续到今天。
    这就是为什么,北京市的高考分数线在1980年代初时与其他省份相仿(例如:1980年高考,北京文科分数线327理科349,山东文科330理科350,河北文科314理科340),而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与许多省份拉开差距,到1990年代末时已经与个别省份拉开了百分以上的差距。
    .
    这种差异现象不应该被简单粗暴地归结为“不公平”。
    【公平】,绝不等于“按人头儿绝对平均”。分田到户的时候,一家两口子分得十亩地,另一家两口子也分得十亩地,十年后,第一家两口子只生了两个娃,全家人均2.5亩地,另一家两口子生了八个娃,全家人均只1亩地,这种差异绝非“不公平”。这时候要求两家十四口人二十亩地重新按人头儿绝对平均分配,才是不公平。

回复2

  • 看看广东录取率?
  • 看不懂,神马叫“北京节约出来”的名额?985的教育经费是哪来的?北京市吗?呵呵,其实清华每年从北京拿到的钱还没安徽给中科大的多。
    985的基本经费比例国家财政占了大头,而科研经费更是国家财政负担了。地方上更多的只不过是蜻蜓点水,相反,省属高校才是地方财政承担。

    另外,北京德招生名额减少更多的是现在扩招收缩了。实际上很多高校都在削减招生规模了(扩招先锋浙大都在缩减了)。特别是985211高校,高考生其实也比以前少了。招生规模扩大更多的是二本以下和高职的数量增多。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