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发展制造业这么难?

  • 我觉得不能过于片面看待印度问题,中国之所以会扶持和帮助印度其实和当年美国对我们的态度是一样的。都希望为我们国内的工业化的产品找到一个足够大的市场。特别是美国这个大市场越来越排华的情况下,印度无疑是我们的另一个可选择项。我们的资本和产品同样需要更大市场和空间。在扶持印度产业的同时,我们才能在它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养分。美国之所以成为今天的美国,那是因为战后欧洲重建、德国、日本、韩国工业化崛起给它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养分。

    所以不应该单纯认为养肥了印度就会对我们不利。作为一个大国只要自身不出现大的问题,外部很难攻破。作为大国公民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

回复8

  • 一个更烂的印度会输出更大负能量,彻底沦为欧美搅屎棍儿。逼得我们不得不在两个很差的选择里,挑不是最差的那个。外汇辞令叫“双赢”
  • 我基本赞同你的看法,从以往尤其是当前印度的表现看,对待印度还是不能缺失斗争,甚至激烈的斗争。没有斗争就沒有健康的中印关系,放弃斗争中印关系会更糟。
  • 老弟,赶紧从沟里爬上来吧。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最不能容忍的是中国成立开发银行,低价贷款,低价中标,补贴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中国企业去启动印度工业化的进程。
  • 然后,再补充一下,有人有疑问,那怎样才能中印怎么友好呢。很简单,中国越强大,中印差距越大中印关系越友好。我们今天很多周边问题根源都还是我们还不够强大,南海争端是不是随着中国的实力上升越来越平静了。是这些国家变得热爱和平了吗,不是,是中国的实力碾压性更强了,中国实力越强,周边越和平。就像中缅关系,我们对它的国内局势做到波澜不惊了,谁上台我们都能镇得住。
    印度也一样,地缘矛盾是很难靠个人意愿和主观愿望去消除的。中印友好不是靠我们求来的,靠卖好求来的所谓友好也是暂时的,是对方的顺水推舟卧薪尝胆而已。对这种地缘对手,靠卖好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友好的,只能靠对对方的实力碾压。实力越碾压,关系越友好。
    因为友好的前提是不怕对方不友好,这才能得到真友好。如果是因为怕对方不友好,而单方面求来的友好肯定是短暂的假友好。这也算是友好的辩证法吧。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怕地缘对手不友好,而让地缘对手怕我们不友好,这才是中印友好的正确路径。有人说了,万一这样对方还不友好呢,我都说了,你友不友好我们还用在乎吗
  • 都是敌对关系了还不舍贪念,小心换刀!
  • 既然你这样类比,我就问问你说今天美国后不后悔当年同意中国进入WTO,后不后悔没有早点限制对华投资,后不后悔早点遏制中国。答案是肠子都悔青了!
    市场没错,对外投资没错,错的是对象错了。美国转移给日韩,没关系,转移给欧洲也没关系。为什么,因为不管日韩,还是欧洲,都是千万人口级别的小国,更重要的是还都有美国驻军,相当于当年大英帝国治下的殖民地体系,美国对他们有绝对的把控,而他们的体量也都远小于美国,所以不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八十年代的日本飞速发展,美国一巴掌下去老实了。后来的韩国和东南亚四小虎也发展起来了,美国一波金融手段就收割了。
    但是美国烦的致命错误就是没有了解到中国相对于它之前这些殖民地的巨大不同。中国首先不同于它那些驻军的殖民地,是一个同样有两弹一星的独立自主国家。第二就是中国比美国更大的体量,这样的体量一旦发展之势已成,韧性是很强的,美国要想不付出巨大代价去打压基本是不可能的。
    印度跟这些能类比吗,印度肯定不是中国殖民地,不仅不是,还是一个一直胸怀有声有色大国梦的地区霸权主义国家。并且,跟中国接壤,并且一直对中国有领土野心,这从来不是一个安分的国家。再然后,印度不管如何,它的体量也在那里放着,领土人口都不算小,这样的国家即便再怎么样,论堆也不能太轻视。
    然后,这样一个国家,我就问你,如果印度国力增强,你能不能保证它不会来找茬。或者这样说,印度这样的国家,如果一旦国力强大一点,你觉得接下来他们的野心会不会更膨胀。不了解的可以去看一下印度网上对这次中印冲突的看法。
    既然结果是注定的,我们为什么还要想不开一定要走这条日后必然成为隐患的道路?我们又不是没有选择,对外投资那么多地方,为什么一定要投资一个跟自己接壤且一直心怀恶意的地缘对手,自虐吗?非洲不能投吗,中亚不能投吗,中东欧不能投吗,除越南外的其他东南亚国家不能投吗,拉美不能投吗。广阔天地,其他不接壤的中小国家一大把,为什么非在这颗歪脖子树上。
    一个重要原则,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还得中国化呢,刻舟求剑的照搬别人经验是不行的。何况,别人的经验还是明明白白告诉你,助力战略对手是十足的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还要急着往里跳,这?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