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1条
-
在北美熬夜看完,还让小孩跟着看,很感动
-
作者反应的情况,我完全可以理解,反而是很有价值的信息,提高自身的这部分认知。
即便是华裔,也不见得理解中国最乡土的一次社会改造“运动”,那些离中国记忆不远的,或愿意主动吸收大陆宣传出来的信息和文化的,应该还好。时间稍微远一点的,或者出去几年但非常积极融入所在国文化的,大陆的信息流中断五年就有点难理解了,这几年中国大地变化太大 -
作者的问题就在于他给那些经常做“义工”的人看了。那些人才是最不在乎帮扶对象是否真脱贫了的。对方真脱贫的话,他们的“善心”就“没有意义”了,甚至于他们所在的NGO就失去这个项目及其经费来源了(开发新的扶贫项目?重新去宣传多费事,老项目轻车熟路多方便)。其实那些“义工”,虽然不排除有真心想改变穷人命运的,但大多数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都是去“施舍”、甚至去“镀金”的。
-
标准的台湾1450手法,目的不过是否定《山海情》!早些年跟台湾人谈政治,他跟你扯军事,你转到军事,他跟你扯经济,你好不容易再业谈经济,他转进到文化,目的就一个,就是否定你!还好,昨天只拉来了海外华人,今天就看到他二叔肯尼亚厂里的工人的对《山海情》的评论了,明天火星人的评论该上场了,后天室女系星系的人用量子纠缠(大家原谅一下,普通通信手段太慢了,光速要很长时间才到地球,只能用量子纠缠了)发来评论文章了,说《山海情》写的不怎么的!
-
昨天看到了你这个话题,我给二叔的一个生意伙伴发了个微信,他在肯尼亚经商,有几百个非洲工人,因为现在订单少,很多人也闲,我让他试着给他们播一集。时差的缘故,刚才就出了结果,答案是这样——
1.不太看的懂,部族内部应该互助,这个是天经地义的,那两个长老(村干部)总说羊肉凉了就不好吃了,让人很生气,能吃得起羊肉还能让大部分人那么穷?
2.要他们去打工的和他们是一个部族吗?是不是个类似蒙巴萨的地方?好像语言不一样吧?那个有钱的部族为什么不帮助自己的人而是雇佣他们?有什么别的目的吗?
3.新疆就是很可怕嘛,有白人说那地方很可怕,你看你看,去打工的那个小伙子就遇到了麻烦吧。
因为没有字幕,所以是懂中文的几个采购看,边看边给工人们讲。只播了前几集,是跳着播的,大部分人在有零食吃的情况下能勉强看,但是认为中国的歌舞片和武打片更好看一些。剧情片,不翻译成斯瓦西里语的话,那接受起来就有难度,因为他们虽然英语会说,但词汇量并不大。
目前来说,工人们最喜欢看的,是李小龙的《龙争虎斗》。 -
说得太好了,群众的眼睛雪亮,一眼洞穿那些有些异味的文章……
-
多么痛的领悟
哈哈
其实领悟总是经过痛苦的,吃着火锅唱着歌,一下子翻车了 -
说得好,那个博主显然以偏概全了。
-
睡王上台,感觉这样的文章多起来了,貌似公正,甚至夸你,犄角旮旯里埋着雷,暗搓搓的防不胜防啊。朋友们擦亮眼睛啊!
-
《山海情》不是一个移民的故事,而是一个全民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故事。
你应该是海外移民的吧,看,就这么一段文字上就能反应出大家看这部剧的共鸣点不一样。 -
可能你接触的年纪比较大的缘故吧。
我接触的以八零后为主,不是他们说片子不好看,而是认为这不是真实的,是政府的宣传片,假……
实际上也有说好看的,但讨论的时候依然是认为这是虚假的宣传片,只是拍摄的很好,也许有真实素材,但很少,都是一些不好说是真是假的宣传样板。
至于你说的移民会有同感,这个还真没有讨论到,有自己是移民的,但他们移民和你说的那些很久之前的一代移民完全就是两个不同存在,没有什么可比性,这些新移民中的很多人在心里很反华——不是全部,但绝对不是少数。
《山海情》也许在艺术上有你所说的存在跨越国界的实力,但作为一部宣传中国扶贫政策的主旋律作品,除了大陆的国民之外,他们所产生的的共鸣和我们的共鸣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看了这部剧感觉的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国民的期望,而海外华人或者外国人感受到的就只是创业的艰辛,至于政府在这里面的作用,他们会想当然的认为是个例,没有代表性,不能说中国政府有作为。
而且,你的回答也是一个证明(感觉你也是移民吧?),你认为这是一个移民的故事,但在大陆观众看来,这不故仅仅是一个移民的故事,这更是一个全民齐心协力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不服输的故事。
《山海情》中,马喊水和马德福讲述了自己祖辈的故事,不也是个背井离乡的故事么?中国人故土难离确实不错,但不是离不开,只是“难”,在生活的困顿面前,中国人的迁移意识和其他民族毫无二致。
移民在这部作品中是重头戏,但在中国的扶贫工作中却不是唯一,易地扶贫是个政策,但还有更多的地方是就地扶贫,至于如何选择要看当地的实际环境,《山海情》虽然是以移民开篇,以移民结束,但中间种蘑菇,外出打工,辍学等等问题才是所有扶贫工作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而这些对大陆人民来说才是真的切身体会过的。至于移民,虽然不少人都经历过,但产生的共鸣远不如移民海外的那些人。
热点
- 1 某贝给所有商家上了一课 6.2万
- 2 西贝公关灾难把我看乐了 13.3万
- 3 乌要向菲出口自杀无人艇 18.1万
- 4 柯克之死引发网络大清洗 11.8万
- 5 英国这个搅屎棍徒增笑料 13.1万
- 6 反对预制菜只有9.1% 6.6万
- 7 美国空军麻烦大了 21.5万
- 8 中国人均GDP是多少 9.3万
- 9 萨莉亚为啥没人骂 3.8万
- 10 不敢去外面吃饭了 9.3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3x8和8x3的问题 评论 261 赞 23
-
2痴心不改!印度再买114架“阵风”! 评论 187 赞 93
-
3西贝的道歉,是行业的挽歌,还是庶民的胜利 评论 174 赞 12
-
4突然想到一个词:空调难民 评论 148 赞 19
-
5台湾网友说统一后不能接受社会主义,沈逸:... 评论 88 赞 7
-
6怀念十几二十年前的“美好时光”?你脑子有... 评论 87 赞 52
-
7就这还要对付中国?美国从嘲笑菜鹅、理解菜... 评论 70 赞 28
-
8中国社会里有个危险倾向,实在让人担心 评论 68 赞 68
当年还有第二三代的海外华人跟我说看来《长征》很感动呢。
事实上油管上《山海情》无论是收视还是口碑都是不俗的。这部片子其实很容易引起第一代移民(包括近年出去的新移民)的共鸣。甚至,我隐隐觉得这部片子至少在非洲是站得住脚的。
《山海情》是一个关于移民的故事。一个移民的故事居然不能打动移民,要么是作品本身的问题,要么就是你”安利“的问题了。
老实说你的”安利“的确比传销的”安利“高明不了多少。
为什么搬迁?你为什么不问问那些移二代三代的父辈祖辈为什么要飘洋过海?
海外移民一头在国外,一头在国内,不也是“吊庄”吗?哪家海外华人没有祖屋呢?
在干沙滩上白手起家——这种故事老华侨可以给你讲一千零一个!谁不希望创业的时候有人帮一把呢?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人家感受的点和你是不一样的,但是《山海情》是有实力跨越国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