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条
-
早年的日本人翻译可是很秒的,现在一堆片假名堆上来。太懒了。
-
激光这个译名的确是钱学森定下的。
60 多年前,国内对laser 的译名较为混乱,先后被译为“受激发射光”“光受激辐射放大”“光量子放大”“莱塞”“睐泽”等近10 种。中国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译为“雷射”或“镭射”。
1961 年我国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不久,在长春光机所我国第一本激光技术专刊《光量子放大专刊》创刊。《光量子放大专刊》创刊后不定期出版,着力报道世界各国激光科学的发展。
1963 年7 月的第二次全国光受激辐射学术会议决定定期出版《光受激发射情报》取代《光量子放大专刊》。1964 年3 月5 日,由著名光科学家王大珩先生题写发刊词,《光受激发射情报》正式创刊。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收到期刊后,1964 年10 月致函编辑部建议将“光受激发射”改为“激光”。
1964 年12 月,上海市召开全国第三次激光辐射讨论会,由严济慈主持,讨论正式采纳钱学森的建议:将受激辐射光放大译为“激光”。 这个建议受到与会者一致赞同。从此以后,这个具有顾名思义特点的二字词,被相关各学科和社会共同接受,实现了laser 汉译名的统一。
《光受激发射情报》也相应改名为《激光情报》。1969 年《激光情报》改名为《国外激光动态》,1971 年再次改名为《国外激光》,自1995 年起改名为《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并延用至今。
钱学森的译名有两个好处:
第一,符合物理现象,便于人们理解掌握;
第二,符合汉语习惯,便于汉语构词,简洁、贴切。比如gas laser 译为气体激光器,要比译成“气体莱塞器”等更易让人明白仪器的功能属性。
热点
- 1 九三盛大阅兵的几个信号 15.6万
- 2 阅兵没有什么意想不到的 13.4万
- 3 假装自己不是军盲 8.8万
- 4 80周年阅兵有三大目的 12.2万
- 5 这次阅兵式有多强? 28.5万
- 6 若拿这张照片当课本封面 8.6万
- 7 牢记“十四年抗战” 5.8万
- 8 郭帆称改改剧本又何妨 2.8万
- 9 9月1号电瓶车新国标 5.8万
- 10 清算日本军国主义遗毒 7.8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东风-41到东风-61,其实只是回归了冷... 评论 90 赞 35
-
2昨天最震撼的解说词:覆盖全球! 评论 70 赞 141
-
3让棉花絮秒变军盲之80周年大阅兵十大惊喜 评论 70 赞 32
-
5中国式的高层住宅,是否限制了很多消费? 评论 57 赞 8
-
6专骗中国土豪的埃尔法,装不下去了 评论 54 赞 12
-
7近期热销的儿童指纹水杯,是真靠谱还是智商... 评论 42 赞 0
-
8美国空军高级将领谈九三阅兵称:并不为此害... 评论 39 赞 9
传说这是钱学森定下的,真的是一字千金。
我国激光科研事业有如此实力,这两个字真的功不可没,它直接就抬高了全体中国人对这一现象的认知起点。
而什么“镭射”的翻译,纯粹为了追求音译,反而涉及了重大的原理性错误,将受激发光和放射性衰变辐射混淆到一起了,这样的翻译与激光二字一比较,不啻云泥,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