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如何能刺激内需消费 11万
- 2 印度准备打了? 22万
- 3 马来西亚能成发达国家吗 5.8万
- 4 也门战争可能打醒了美国 15.3万
- 5 饶毅再谈4+4 4.9万
- 6 关税战里最尴尬的是印度 15.6万
- 7 印度意图加入GCAP 12.5万
- 8 国内景区假期为何不限流 3万
- 9 理解美元的关键外汇交易 5.1万
- 10 中国对美国信作出回应 17.1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书香跨界,探索多元——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推荐书单公布啦~
在喧嚣世界中,读书是一次悄然的返航,是心灵栖居的灯火。风闻社区与万千读者共赴文字之约,于百余本热荐中,凝练出12部年度之选,构成2025年度图书推荐。春深四月,世界读书日,......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24+4培养的是“管理医生的人” 评论 174 赞 22
-
3胡塞“山寨版”武器破了美以“金身”? 评论 124 赞 27
-
4“民国大师”的含金量有多高? 评论 103 赞 87
-
5你觉得胖东来代表新商业文明的未来吗? 评论 69 赞 9
-
6参观一间欧洲工厂后,我断定关税冲突中国不... 评论 62 赞 23
-
7如何看待灵隐寺小卖部年租金260万一事? 评论 62 赞 1
-
8假期我去了全亚洲最大的小区:天通苑 评论 53 赞 10
解读一下《芒种》的歌词,全词写将情感种下,与歌名“芒种”的节气的含义是一样的
回复1条
是的,听歌以及“鉴赏”(是否喜欢)歌曲,一般分三种标准:
一种偏向纯粹的人声为主,如男女高音、各国《好声音》(这类里个人推下“2018比利时弗兰德斯儿童好声音”的冠军Jade,她的声音是很美的);
一种偏向乐曲(旋律、节奏、乐器元素)为主;
一种偏向歌曲表达的情感的顺畅真切为主。
可歌曲更高的一种不常为人所道的标准——像诗歌、歌剧等的文艺性,就不值一提,不值得追求?
就算以前和现在听歌是那样,难道以后就不应该提高和进步?拒绝进步就是止步不前。
纯音乐或者乐谱,以前的声调、声色等也是慢慢进步才获得如今的成就的。比如数学的发展就极大推动了弦乐及其乐器的发展——弦乐的音节的音调、音阶、音色,所需要的弦长与基础音节(比如“哚”)的弦长,成一种特殊数列的比例关系(比如吉他的品格/品位的位置和宽度都不一样,就是为了拨弦时发出的音的弦长不一样从而发音不一样)。没发现这个之前,弦乐类乐器只能由少数人打造、制造,其改进更纯靠“天才们的耳朵”和试验。包括钢琴之所以最初只有白键盘,后来添加了黑键,也是数学的发展推进的。(题外话:数学很重要,它深入我们的生活,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看出来)
很久以前也没有戏剧、歌剧等艺术形式。
难道到了了现在,就甘愿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