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登陆演习首次出现机器狼 15.5万
 - 2 院士建议降低高考难度 13.5万
 - 3 内地穷鬼超市快被搬空了 17.8万
 - 4 声优因嫁印度男子遭网暴 11.6万
 - 5 高中双休吵了半年 2.6万
 - 6 比预制菜更危险的是做饭 11.3万
 - 7 荷兰,现在后悔吗 13.1万
 - 8 “连滚带爬下飞机” 12.4万
 - 9 日本为什么不愿推翻天皇 6.9万
 - 10 航母为什么需要核动力 8.4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 “避坑” 版块上线!你的消费避雷指南、好物种草清单,从此常驻不离🎉
还记得“三月风闻社区消费者权益月”“智能车轮上的权益保卫战”活动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消费“踩坑”吐槽、维权妙招和宝藏好物吗?很多观友都说,希望这样的交流平台能一直存在!现在,......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郑丽文的这句话有点意思 评论 147 赞 25 - 
	
	
										2对学英语的反感,不在于英语本身如何,而在... 评论 81 赞 47 - 
	
	
										3作为历史爱好者,我对所谓“历史饭圈”越来... 评论 64 赞 7 - 
	
	
										4大家应该都遇到过这种人吗,说说你们怎么处... 评论 61 赞 19 - 
	
	
										54天“献媚”3国领导人,高市早苗脑子有点... 评论 55 赞 7 - 
	
	
										6外卖女骑手越来越多,说明什么问题? 评论 49 赞 10 - 
	
	
										7纯架空,中美互换国土,谁更划算? 评论 40 赞 9 - 
	
	
										8福特CEO称中国汽车威胁是日本“加强版”... 评论 34 赞 5 







大量真实案例可以证明疗效吗?
回复5条
-
2、你说的这个是“辩证施治”,和双盲测试毫不相干——双盲测试从来不是用来寻找“大于N%的人”有效的药物,而是确认药物的实际效应。。。对20%的人有效的药物绝不会被忽视,五分之一的人口啊,有这么一个专利配方可以发大财的好吧?
-
3、双盲实验是需要设计的,是有检测指标的——但你凭什么断言“双盲指标单纯”?另外,服用降压药和少吃食盐冲突吗?只能二选一?且不说食盐怎么做双盲,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克,平均血压上升2毫米汞柱,低压上升1.7毫米汞柱——谁告诉你“吃盐效果不明显”?
-
——确实,“双盲测试”只能确定“有效性”,并不能确定“副作用大小”。但是,先要确定“有效”,才能谈到“副作用”吧?事实上,能够进行“双盲”试验的药物必须先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基本确定有效且无毒(各国指定了尽量可靠的标准),这才能进行人体实验。。。除了古代(动物实验从18世纪开始普及),美国 从1933年开始立法规定必须进行,比如606(666是农药)和反应停(海豹胎)等等只是医疗技术水平和知识 进步过程中的失误——换句话说,至少此时此刻,从来没有设计出来就直接“双盲”,然后上市(给病人吃)的药物。。。嗯,非法药品、毒品以及某些“神药”例外?
-
简而言之,通过了“双盲测试”不能保证一定是好药,但通不过“双盲测试”的药物一定是无效的垃圾——仅仅是确定这一点,“双盲测试”就具备了无可替代的必要性。这个逻辑非常简明,也非常好理解,还有什么问题?顺便问一下,你确定自己知道和了解“双盲测试”是什么回事吗?
这里有简单介绍真实世界研究的。
是不是可以用这样的逻辑来理解:
1.这种病还只是了解到症状,发病机理不清楚,
2.药物也是服药病人症状变化的疗效统计,
--药物在人体内的,药物作用机理,不清楚!
--药物人体内如何分解/化合/代谢,不清楚!
--药物对人体脏器/血液/淋巴的副作用,不清楚!
现代医药的研究,已经发达到分子生物水平,但对中药,几百种大大小小分子,多靶点所用,仍然是一团麻,理不清。
至于所谓的“直接否定,不解释”,你是不是对现代科学一无所知?路都是一步步走的,破除迷信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与解释。
另外,你举例子的时候,最好精确些,不要有误导性,细菌性感染是细菌性感染,别和感冒混在一起,你那属于误诊。
第二,双盲从来不否认人的复杂性,就是为了搞清到底什么情况下,对什么样的人有效。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当然先从所有人做起。要是一直80%有效,那就可以找找共性了。目的还是为了准确地治病救人,而不是一下子治好所有人。
包括中草药,你就按辨证分组嘛,没人拦着你。
第三,试验设计都是看得见的,你的设计有什么问题,别人都可以点评,也可以改进做后续研究,同样没人拦着你。
另外,反双盲的人,只知道双盲。但双盲也只是统计学的一部分,你所谓的高血压少吃盐,就是统计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告诉你的。
第四,实践对A有效,对B就有效?万一还有害呢?谁爱用谁用。双盲不完美,但没有双盲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