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教育部计划采纳“导师自主决定硕博士是否毕业”一事?

  • 感觉国内选导师就是一锤子买卖,事先都不怎么互相了解,学生了解老师最多是科研成果,老师了解学生最多是录取成绩,相互人品不知道,风格不知道,不是所有的优秀老师能带出优秀学生,也不是所有的录取成绩差的学生实际就差,理想中的导师学生应该是亦师亦友,看历史上大科学家,有些就是老师徒弟一起获奖的。

回复2

  • 杨柳岸晓风残月 大大大大的行囊
    没错,我们今天还在考博群讨论怎么了解导师的性格、做事风格的!或者能在了解导师前先跟他的学生认识一下?难哦!就算认识了,那导师的学生会跟你一个陌生人说自己课题组的实际问题吗?除非那种已经很不愉快的会说千万别来,其他也问不出个啥!就是亲自去,短暂的时间根本看不出来啥!大家得出的结论最后就是 看运气。
  • 硕士生考上来却是是互相不了解,不过硕士阶段的学习也只是初入科研,对未来的路有其它想法完全可以两边同时兼顾,这个阶段还没那么严苛。考博士的时候才是最需要挑选好导师的,但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拿互相不了解来说选不好导师那只能表明水平太低了,别人有志向的早在考博前就调研好了导师或课题组并不断尝试联系和搭桥了。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