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我个人的看法,作为这部影片的导演,他在拍电影之前,起码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1,这场战斗发生的原因。2,这场战斗对于整场战争的意义和影响。3,这场战斗的结局。很显然,管导演并没有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他只迷恋于表面上的悲壮——而且这悲壮其实是台湾版电影所构建出来的,于是虚构了很多情节来表现所谓的血战。这其实真没必要。战争场面在这场战斗中其实是不重要的,而史实上来说,确实也没什么太激烈的战斗。在我看来,一些抛弃了生死,决心死战到底完成表演任务的军人,却碰上无心进攻并不配合的敌人,战斗并不激烈,伤亡了了,这些本身就是构成一部优秀讽刺电影的基本要素,或者还可以加上不远处苏州河那里真正的血战,对比的意味就会更强,影片也会真正有了内涵,也会让观影人进行思考,淞沪会战以及其后的一些列败仗为什么会发生。而不是搞得让人沉溺于人为营造出来的悲壮气氛里——须知道,在真实历史里,这些烈士真正悲壮的时刻其实是在这场战斗之后,在他们进入租界之后。史实的本身就足够完成一部影片了,没必要再故意打扮了。这部影片的导演,他本可以拍的更好,更深刻,但是却搞出来一部浮于表面的片子,他用十年的时间成功完成了对之前影片的复刻,确实了不起。

回复2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