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是多个民族经过若干年融合而成的,估计你没接触过少数民族,看了点书就高谈阔论!

回复3

  • 对于你的观点,一半一半,赞同的少一半是因为表面上你的论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赞同的多一半是要提高少数民族的现代化水平和国家认同意识,民族优惠政策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个人觉得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同时国家认同也会促进民族融合。单就大家讨论的加分政策,因为加分让一个少数民族同胞开拓眼界、增长学识,对这个同胞原来所处的生活环境都会带来很大的积极影响,很多时候能震撼落后地区群众思想,促进他们做出改变的,是来自身边人的进步。
  • 呵呵,你知道少数民族现在都学汉语,接受汉语教育吗?现在国家有统一教育,各族都学一套东西,工业社会不存在民族融合的障碍
  • 从高考毕业以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少数民族教育问题,针对你的这段话我想说两方面的事
    我家在云南边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这里也有很多少数民族同胞,我的高中同学里就有70%是各个少数民族,有壮族,苗族,彝族,瑶族。
    首先说一些具体的事情

    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其本义,就是鼓励少数民族同胞接受教育,加速他们的现代化!毕竟观念的转变是困难的,毕竟我们有一些地区在建国前仍是奴隶社会和半奴隶社会。

    加分政策,不能改变教育资源不均,甚至是落后的问题。

    我本人不是少数民族,但是属于边疆汉族,高考加二十分。

    我享受了加分政策的同学们,上本科的也不在多数。

    我们班60余同学,出省读书可能就我一个。

    我大学生,遍寻云南老乡会,几百人的老乡会少数民族老乡可能不过个位数。

    即使有了加分政策,不强化地方的教育水平,短期来看可能是社会问题,长期来看,就可能是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问题。

    如今,国际局势已经出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波涛汹涌中让中国不翻船,我认为教育是事关根本的。
    第二一个是你说的汉化问题,我认为用这样的词语不太妥当,应当使用现代化这一词语,尤其是新疆和西藏的某些地区,更准确的说,是中国式现代化曾经我和人交流的时候,谈到现代化。一位朋友说她去德国留学,在沙特转机的时候,看到了沙特的基础设施很棒,他认为沙特是一个很现代化的国家。

    是么?我个人不这么觉得。沙特阿拉伯靠石油起家,其富有是人尽皆知的,那些富豪王子的名头,甚至被用来诈骗。然而沙特够现代化嘛?沙特仍然是君主制国家,女人任然是男人的附属品,搜一搜沙特的新闻,其王室,其统治阶级的行为会让人觉得0202年依旧是封建时代。

    然而,不是吗?

    沙特,确实是一个在基础设施,在物质上很现代化的国家,然而在精神上,他似乎还不够格。

    我才疏学浅,无意去定义什么的现代化,当然我也没那个本事。但只是不是沙特那样。

    如何现代化?如何精神物质两把抓?我认为一切都应该从教育中来。
    加分政策不足以弥补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水平落差,下一步应当做的是尽最大努力优化西南西北地区的教育,乃至中部一些地方的教育,从教师抓起,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从而提高教师门槛,不能让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老师。
    但是同时我认为,教师在数量问题和质量问题上的结构性问题,短期内很难完全改变,需要时间和精力。在落后地区教育,尤其是落后少数民族地区依然要保留加分政策,虽然治标不治本,然而依然是一项起作用的政策手段。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