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还真有。
    叶先生最大的毛病就是以己度人,也就是所谓“主观主义”+“晕轮效应”,第一印象觉得某人是好人,于是对方的坏事也能发掘出好的内容,反之对方的好事也能发掘出阴谋诡计。
    问题是,如果对方真是个好人、伟人,不会计较这些,如果对方是个坏人、小人,就算把他打扮成大大滴好人,他也照样坑你。
    比如说小山智丽,也就是当年的“何智丽”,您还记得吧?因为入籍日本后“反戈一击”打败邓亚萍,几乎成了千夫所指的人物,只是因为主观认定小山智丽是“让球”的受害者,是叶先生自己的“半个老乡”,叶先生就偏偏要为她出书辩护。结果怎么样?人家小山智丽非但不领情,还把叶先生给告了,提出巨额索赔。
    自从这件事以后,叶先生写东西就小心多了。

回复4

  • 当下历史背景,像“文化纵横”这种自媒体还是什么媒体,就应该封禁。这种媒体就是常说的,在合法的情况下黑华黑共。
  • 这事情确实反映出叶永烈作为个人有时会存在主观情绪。但是,谁又不是呢?
    不能说他的为人有时主观,就否定他的纪实作品,认为其作品不可信。人不完全等于作品。了解作者性情只能说对了解其作品有帮助,从没说了解其人就等于了解其作品。
    叶永烈的纪实作品最为称道的,就是他能接触到第一手资料,能采访到亲身经历者,能深挖、细究,且不会为尊者讳。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他笔下的坏人怎么还能有一些人性。但是,坏人怎么就不能有人性了?文革期间的陈伯达、张春桥等,如果一开始就没人性,没有优点,怎么可能被主席看重、提拔?正如叶永烈说的,不能以这个人的现在而否定他的过去。当然,也不能以其过去而否定现在。
    读书,尤其是读纪实作品,不管是全信还是全不信,都是偏颇的。作为读者,永远要半信半疑。有心求证,就得去旁征博引。单靠一个人的一本书就以为了解了历史的真相,那真是幼稚了。
  • 三宝看天下 反封建反官僚主义,反极左反白左
    说到小山智利……额,不管怎么说,经过她的事儿之后,一贯霸道的总教练最后也是黯然隐退。

    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某些不合理制度的一次抗争罢了。

    后果来说,其实对于之后的大部分运动员还是有益的。
  • 三宝看天下 反封建反官僚主义,反极左反白左
    你能挑出他书里虚假和扯谎的东西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