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评肖战事件:“偶像”失格

  • 检察日报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 吴一兴 可能没学过新闻写作,这篇报道非常不专业。建议学习中国大学张立安教授的课,如何写新闻 。新闻写作基本要求:新闻来源一定要有实际证据。要用证据来说话。必须采访多个消息渠道,保证新闻的客观性。《下坠》不光是姓名,他发布的小说封面也是肖战的肖像。可以让人一眼就认出主角是肖战。以荷花女名誉侵权案为例,作家魏锡林以荷花女为原形,创作了小说《荷花女》,在小说中使用荷花女真名及艺名,虚构荷花女在17岁至19岁去世的两年内,先后与3人恋爱相谈结婚,并且受天津恶霸、帮会头头奸污而忍气吞声、不予抗争的情节。小说在最后影射吉文贞系患性病打错针致死。

    “荷花女”母亲陈秀琴以作者侵犯“荷花女”名誉为由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案的答复:死者名誉权应受到保护,其母亲有权提起诉讼。另外法院认为,小说情节是允许虚构的,但是以真人真名来随意加以虚构并涉及个人隐私则是法律、道德所不允许。侵害死者人格利益的精神利益,实为侵害行为给死者近亲属造成了精神损害,法律保护精神利益的主体为死者近亲属。死者的人格利益也受法律保护。肖战是活人,亦然更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依据侵权四要素的判断,认定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的核心要件包括以下几点:

    1.加害行为,被告存在诽谤行为或者侮辱行为;2.主观过错,被告存在故意或者过失;3.损害后果,原告的社会评价因加害行为而降低;4.因果关系,社会评价降低与被告的侮辱或者诽谤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目前文艺圈借鉴好莱坞的经验,在创作真实故事改编作品之初,制片方应当与人物原型签订授权协议,以最大程度规避可能发生的争议或者纠纷。

    小说中的内容实则违反我国公序良俗的规定,公序良俗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公序良俗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政治国家公序;(二)市民社会善良风俗习惯;(三)他人人格尊严;(四)家庭道德关系准则;(五)其他公序良俗。我国尊重容纳跨性别同性恋,但你不能强迫别人同样接受。我国对打击传播色情淫秽内容比如《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低俗、淫秽、色情、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的违法信息。网络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网络出版物,那什么是色情淫秽?参考《关于重申严禁淫秽出版物的规定》《互联网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