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0万到20万,华春莹口中的那些印第安人经历了什么?

  • 俺有观幻你的自由 本ID已打烊
    印第安人是黄种人,与中国人在肤色上一致,相貌上也相类。大多数印第安人(包括爱斯基摩人)都具备黄种人的特点:头发色黑且直,黄皮肤、铲形门齿,以及白种人和黑色人种所不具备的婴儿出生时臀部的青色胎记。
    从直观上看去,很多印第安人活脱脱就像一个中国人。
    从血缘上,科学家也发现了印第安人与中国人属于同种的证据。
    另外,印第安文化与中华古文化相似乃至相同之处很多:如灵台文化,丘墩文化,玉石陪殓下葬风俗,还有关于天狗吃月亮的传说,相似的洪水故事,共同的龙文化和羽蛇文化,共同的太极图和饕餮纹饰和云雷纹饰,相似的乘轿出行和击鞠游戏,相同的草药和骨针治病方式,相同的七孔笛子和音乐上的五声音阶,甚至连喝童尿养生、吃蝌蚪以败火的民间偏方也都相同。
    美洲遗址中也多次发现中国古文字,与中国的甲骨文及金文极为相近,有些字的写法简直与中国甲骨文一模一样。
    早在1590年,法国学者阿科斯塔就提出最早的印第安人是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大陆的亚洲人。世界人类学家普遍认为,印第安人主要是15000年至20000年前从亚洲经白令海峡迁入美洲的。
    但以后中国大陆族群又多次向美洲迁徙,比较著名的就是“殷人东渡美洲”。

    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说的是英国人梅德赫斯特,他在翻译中国古典文献《尚书》时提出周武王伐灭殷纣王时可能有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
    旅美博士许辉进又提出,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史记中称作禄父)等王室成员在周初和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失败后,逃亡到了美洲大陆繁衍生息留下文化遗存。
    与这些相佐证的是墨西哥东海岸拉本塔发现的美洲最早文明,美洲文明之母“奥尔梅克文明”殷商烙印明显,时间上也能吻合。
    甚至在1752年法国学者歧尼进一步提出中国古籍中的“扶桑”就是美洲的墨西哥的说法。
    1939年,中国学者陈志良就提出了殷人逃美的观点。
    上世纪7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学者卫聚贤在《中国古代美洲交通考》中撰文说,殷人亡国后,逃亡到了美洲。
    据说春秋时期,东渡的殷人后裔曾派人回到中原,并带回六只美洲特有的蜂鸟。蜂鸟体小而美丽,是唯一在飞行中可停可退的鸟。
    即《春秋·僖公十六年》中所载:“ 六鷁 退飞,过 宋 都。” 这几只退飞的“鹢”既不是中原的特产,也不是古人的想象,极有可能就是美洲殷人后裔带回中原的美洲蜂鸟。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还发现了美洲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诸多相似之处。
    例如墨西哥发现的的金字塔与中国山东曲阜的少昊陵,陕西十数座汉皇陵,吉林集安县正方锥形体的“将军坟”,在形状、大小、石室结构以及筑为单数的石阶相比,如出一人之手。
    其中,最古老的少昊陵,陵顶有庙,石筑台阶,俨然是一座墨酉哥“金字塔”。
    墨西哥奥尔梅克遗址曾出土一批雕像,都是一副中国人的面孔,但却都长头少发。《御览》引《晏子春秋》:“汤,长头而寡发”。汤,是商朝的开国国君。

回复1

  • NaP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从白令海过去的只是一小批,亚洲尤其是东北亚民族众多,不一定就和中国有联系。
    但是玛雅文明不一样,玛雅文明和中华文明非常相似,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相似的古文明,就连离中国最近的一些文明也没说相似到那种程度的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