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消费者是直接联系的,消费者的反馈通过市场价格信号直接传递给企业。而你所说的情形,则需要通过计划部门作为信息中介,计划部门无所不知,所以才能下达不同的技术指标让企业来“试制”,并且计划部门还要负责传递消费者的反馈。这存在两个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所以愿意“试错”是为了应对竞争,获取利润,然而计划经济条件下,不管是计划制订者,还是企业,都没有利润要求,在这种情形下,计划制订者制定的计划主要是满足数量要求,避免出现短缺,根本没有动力搞试错。其次,这要求计划制订者是全能的,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什么,满足什么技术指标,是由计划制订者决定的,现代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一种商品,采用的技术路线可以成千上万,计划制订者如何确保决策的科学?你所说的“试错”与“反馈”,市场经济都可以解决,为什么要存在一个规模庞大的计划部门?计划经济相较于市场经济优势在何处?

回复1

  • 关于计划经济下的企业根本没有动力搞试错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政府可以给企业下达试制产品的种类。比如现在的军工企业,导弹并非只是一种。服装同样有千万种,其中有各种颜色的搭配;等等。虽然,由于与企业的薪酬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荣誉上却有一定的压力。在解放战争之中,国民党军的奖励是以物质为主;共产党的奖励则是以精神为主。就是这种不同,共产党军队却完全能够打败国民党军军队。所以,计划经济的企业同样也有压力进行试错的。计划经济的企业同样有进行科技升级换代的压力和动力。而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同样有搞科技的研究院。在原子能时代,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核电站,就是苏联首先搞出来的。当年的苏联,在几乎世界上的所有科技领域,都与美国不相上下。难道这些科技发展,不是计划经济所发展出来的?所以,认为计划经济没有科技发展的观点,是这几十年来,被市场原教旨主义洗脑所造成的,不符合世界历史和现实的,完全错误的观点。
    至于计划经济比较市场经济,有什么优势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看看,在这几十年之中,几乎每十年左右,就会发生经济危机。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常态。那么,在这种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就必然造成大量的物质的浪费,同时,在时间上同样造成浪费。而这种物质和时间的浪费,就是没有效率的表现。所以,就市场经济理论和计划经济理论的理论而言,市场经济就没有计划经济的效率高。以前的主流媒体,将苏联的解体,吹嘘为苏联在经济上的失败,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蒙蔽人民的说法。苏联和东欧哪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此后的几十年,搞市场经济至今,现在的结果,难道可以比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好吗?这个事实同样证明了,市场经济并非比计划经济有效率。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