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首先,信息技术完全可以预测一年后的所有商品的流行趋势。当然,这种预测一定会有对与错之分。而最重要的是,是否有试错的条件问题。
    其实,计划经济同样可以容许试错。比如说,下达生产服装的时候,同时要工厂设计几种不同的款式,由人们自由选择。如果在一个月内,某种服装被大多数人所选择,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不到一分钟,就可以迅速反馈到政府。政府马上可以给工厂下达生产计划,下个月就可以大量生产该款服装;同时依然可以要工厂小批量推出新的款式。甚至可以按照人们的订单,来进行生产。这些,在现在都已经不成问题了。在此,所谓市场,就已经不存在了。

回复1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消费者是直接联系的,消费者的反馈通过市场价格信号直接传递给企业。而你所说的情形,则需要通过计划部门作为信息中介,计划部门无所不知,所以才能下达不同的技术指标让企业来“试制”,并且计划部门还要负责传递消费者的反馈。这存在两个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所以愿意“试错”是为了应对竞争,获取利润,然而计划经济条件下,不管是计划制订者,还是企业,都没有利润要求,在这种情形下,计划制订者制定的计划主要是满足数量要求,避免出现短缺,根本没有动力搞试错。其次,这要求计划制订者是全能的,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什么,满足什么技术指标,是由计划制订者决定的,现代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一种商品,采用的技术路线可以成千上万,计划制订者如何确保决策的科学?你所说的“试错”与“反馈”,市场经济都可以解决,为什么要存在一个规模庞大的计划部门?计划经济相较于市场经济优势在何处?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