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离不开“体系”,不信给你举个美国人干的反例

回复6

  • 马克思在社会发展五阶段论述的开头就说了这套理论不适用于东方文明,然后郭沫若在1930年就下定论说夏商周算奴隶社会。你说这锅TG背得冤不冤?
  • 各位仔细观察北大各学院专家教授学者发表的著作,反正我接触到的大部分还是鼓吹西方民主自由普世价值那一套,再看看人家复旦大学,一个在鼓吹西方,吃奶的劲都用上了,就是要催生自由派的沃土,一个在追踪前沿发展,解构西方神话,建构中国话语权。
    也不知道有人管管吗?
  • 呵呵,反的就是这个体系啊。这种体系下的做细做精做小,导致他们这种人失去了话语权,恨之入骨啊。
  • 钱先生说的是对的,现在来看,当初五十年代虽然名义上喊着马克思主义的口号,但史学研究中的很多方法实际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式的。仅仅从帝王将相叙事转到基础民众叙事还不够,比如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这种从基础经济变化出发来研究上层建筑更迭的方法,当时做的确实浅。
  • 楼上存疑的是文中这句话吧:
    几十年中,史学研究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研究越做越细,课题越做越小、也越做越深,和 “文革”之前的 “假、大、空”形成鲜明对照。
    ——我也觉得这句话很奇怪,怎么就是以前的就是 “假、大、空”呢?
    另外将作者的话反着来看,不就恰恰证明他所强调的体系,其实就是人造的意识形态?问题是西方中心论的那些体系,对于中国人来说真要比“无体系”更好?
  • 不晓得钱老的观点如何,但是个人感觉知识分子夸奖马克思主义的不多见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