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柴明达尔制”其实就是,盛行于中国元朝以及欧洲中世纪的“包税制”
【本文来自《印度地主,骑到莫迪脸上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所谓的“柴明达尔制”其实就是盛行于中国元朝以及欧洲中世纪(特别是法国)为降低统治成本的“包税制”,但由于对政权稳定极大的破坏作用在上述地区早就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在英国殖民政府统治末期,仅占人口2%的柴明达尔拥有国家耕地总面积的55%~60%,绝大多数地区通行的赋率是农田总产量的1/2 ~ 2/3。而佃农交给柴明达尔的的地租与柴明达尔交付政府的地税之间的差额更是极大,比如在比哈尔邦为7:1,在孟加拉邦和北方邦为23:1。
虽然“柴明达尔制”在制度层面早在印度建国之初就被名义上废除了。但就如同种姓制度一样,不彻底的土地改革实际使其依旧名亡实存。有统计在目前印度大地主实际控制的耕地面积与农田赋率仍旧与“柴明达尔制”废除前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