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5周年,这些镜头永远难忘
十五年前
生命逝去的伤
铸进时光
无论多少次回首
依旧会让人湿了眼眶
十五年后
当年废墟之上
洒满阳光
携手前行的坚强
让我们看到中国人压不倒的脊梁
今天
四川汶川大地震过去整整15年了
有些画面
我们至今难以抹去
有些记忆
我们至今难以忘怀
视频:人民日报
镜头一
《十五勇士生死一跳》
地震后,茂县与外界失去联系,空降兵十五名勇士立下生死状,在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的情况下,从5000米的高空一跃而下,伞降茂县并展开救援。
这一跳,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镜头二
《请战书》
“作为一名军人,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我有决心、有信心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哪怕流血牺牲。”2008年5月14日,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三天,接连两天的大雨终于停了。此时空降兵某部接到命令:立即派遣伞降人员进入震中茂县,执行通信联络、灾情勘察、情况上报任务,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很快,一架运输机飞到重灾区茂县上空。当时机上除了5名机组人员,还有100名官兵,按计划第一分队的15名队员将首批伞降,第二分队的85名队员将第二批伞降。这是在5000米的高空,机上的伞降队员没有人知道跳下去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
镜头三
《小木岭大营救》
2008年5月17日下午5时,绵竹清平乡小木岭方向有近千名矿工被困深山,急待救援,但因唯一的一条进山公路塌方,形成堰塞湖。处于高达70米,角度约65度的水泥绝壁上的引水洞成为了走出“孤岛”唯一的途径。
空降兵上甘岭特功八连所在部队立即组织150人的救援队前去救援。部队从周围砍了很多树枝,用震断的电缆连夜扎制了100多米长的软梯,并精心挑选出6人组成了“敢死队”。在全军侦察兵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的七连班长刘彬临危受命,腰里掖着保险绳,一点一点向上爬,当爬到近80米高度时,上面有一个突出部形成的反斜面,很难爬上去。突然,他发现左上方吊着一根被震断的电缆线,便一手反抓电缆,一手扣住岩壁,艰难地爬了上去。刘彬在洞口放下绳子,拉上软梯,很快就搭设了一座“生命天梯”。最后顺利将756名受困群众救了出来。
镜头四
《写满电话号码的迷彩服》
地震发生46小时后,空降兵15勇士作为第一批救援力量,跳进了“孤岛”茂县,那时候,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全部中断。看到带着通信设备的解放军,人们纷纷递来写有亲人电话号码的纸条,希望能代为报个平安。后来,没纸了,他们就把电话号码直接写到了降落伞的履历本和迷彩服上。事后,空降兵15勇士对这些电话号码一一进行拨打,对将近500余人的平安状况进行了报备,这件写满了电话号码的迷彩服,至今珍藏在空降兵的军史馆里。
镜头五
《留给爱人的短信》
“我去灾区了,别为我担心,看到那么多人被灾情折磨着,作为军人我义不容辞,虽然我可以不去。我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人,只告诉你了,那里情况不容乐观,抢险救灾有一定的危险,记住,如果我留在那里了,别哭,你失去的是一个亲人,那里很多人失去的不止一个亲人,那里建好了去那里看看,别问我留在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空降兵在前往地震灾区前留给自己爱人的短信。
- 下一页
国内的,举个例子,山东日照十个农民兄弟,觉得自己没有钱但有力气,就这么开着农用三轮车往汶川奔去;被交警拦住,罚款500,交警得知他们是去支援汶川,就自己出钱替交了。
而国外,说点我知道的,汶川地震时,我有亲戚在海外,那时和其他同在当地的几户人家朋友迅速凑了一万多欧捐款——那时一万欧还是很值钱的,有时和人民币汇率能到1:9,而那时他们大多数每月也就赚1000多欧。(只不过,回来后,捐给了……红十字会。诶……)
什么是万众一心?这就是万众一心。
2008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飞机抵达四川绵阳,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抗震救灾一线的部队官兵和医护人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机场迎接胡锦涛。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灾难从来压不垮中国人民,中国人的基因中就包含着众志成城、团结奋斗!
那时第一次震撼感到,我们这个民族的凝聚力是多么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