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地人的国际形象思考
我香港老板的秘书,我与她都对互相的地方文化环境感到好奇,经常会聊一些比较放得开的话题。
我问她,为什么网上都说香港小饭馆服务员歧视内地游客?我们内地人来花钱消费,还歧视我们?
她很直接的告诉我,确有其事,而且不少见;并且毫不掩饰的跟我说,在和我这个内地人接触之前,她实际也是那样。
她说,后来她接触和我一样的内地普通人接触多了,慢慢了解到很多内地人和他们的共同点更多,对于类似网上某些“战狼”也不以为然。
我没懂,说什么是“战狼”?
她继续讲,在香港,很多没接触过内地人的香港人眼里,14亿内地人的整体形象就是“战狼”:就是类似天天扯着嗓子喊艾锅,无论什么事都要上纲上线,什么事都要扯上艾锅大旗去品头论足一番,必须显得自己比别人郑智正确,态度永远居高临下。
她还解释,这种情况并非是因为《战狼》系列电影开始的,而是自从香港民众对内地有印象以来一直如此,《战狼》系列电影仅仅“不那么恰当但具象化了”这种印象而已。
秘书说,自己闺蜜香港人拍vlog下馆子记录时洗手时没关严水龙头,上传平台都会有一堆内地ID来骂她不艾锅,是罕见,收了媚国人的钱。
她反问,这些人自己又有多艾锅,多高尚呢,这些人难道自己是镭蜂般的道德模范?
让我突然想起来,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学镭蜂,孔融让梨之类不论教的人还是学的人都完全不信的东西。
而且公开绝对不允许有任何质疑,必须统一思想,统一伟大高尚光明的“标准”答案。
实际呢要求学校教这些的人同样不信,但是又不能说破,谁说破就显得可耻不道德,别人会举着无法反驳的道德大棒来砸你,砸你的人心里和你其实想的一样,只是他不说破,他就能以这种道德高地为武器替代你的位置。
无道理,无逻辑,拒绝质疑,自我中心。
这就是她告诉我在绝大多数香港人眼中内地人的形象。
(注意这位秘书是坚决反黄尸的,她所提及的也是那些根本不参与各种运动的普通香港百姓。)
而据我的亲身经历,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普通没出过国的民众眼里的,对赛里斯内地人第一印象多少沾点暴力、不讲道理和难以沟通,与我自以为的“平静调和”毫不相干。
(他们大都也说在接触更多内地人后才发现不是这样的。)
毕竟人家那边大多数人,都是没什么机会深度去接触内地人的。
所以嘛,外宣捉急,内宣无力,国际形象对于每个国人都是任重道远吧。
这是人类人性光明的最高光时刻,深刻引领了人类发展和思潮的转向,深深刺痛了人类世界黑暗处的暗疮,涤荡了世界的罪恶和肮脏,也毫不意外地将遭到黑暗势力的反扑。
我也是个内向的人,让我在大街上喊口号,我确实喊不出来,但是我心中也一直都有个理想,不会磨灭。想想古时候的杜甫等大师,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朴素的大同理想,大同世界大同理想,这是中国骨子里继承的。
荧虫妄想与皓月争辉,夏虫不可语冰,这些形容,都跟虫有关。我们华夏儿女那都是以龙的传人自称的,想想吧。
说实在的,这个就和咱们在路上遇到一个外国游客一样,不管咱们本身对“八国联军”是怎么看待的,但处于个体对个体时,不还是得看对方的态度吗?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谁那么神经直接就喊打喊杀的。
如果这种情况是应该普遍存在世界各地的,但大陆游客去到香港时就不存在了,那么到底是谁的思想出了问题,不就是很清楚的事情吗?
香港的茶餐厅,里面的服务员大都年龄很大,服务起来只能马马虎虎,毕竟年经大了,节奏会慢,且因为对方基本都听不懂普通话,就算有些能听懂一些,但也不会说普通话,双方交流起来肯定有障碍。而这些茶餐厅一般都是内地旅游团赴港就餐的必选之地。客观的说,有些内地团客去了这些餐厅大呼小叫也避免不了。内地团客觉得受到怠慢,餐厅服务员也觉得内地人素质低吧。
香港导游对内地团客态度也不好,特别是内地低价团被卖去香港,去购物点(这些购物点其实档次都不高,内地好多县城的购物中心都比它档次高)里购物是逃不过去的行程,如果团客不去购物点或者购物少,香港导游大多是极蛮横的,我亲眼所见,有三个四川大老爷们在购物点的吸烟室,被他们的香港导游狂骂,(香港导游开口就是你们吃我的,喝我的,连一个大子也不舍得出之类的),总之这些体验对双方都不好,内地团客觉得对方是骗子,香港导游觉得对方是穷鬼。
香港的旅游产业容纳就业人数很多,而内地的团客更多,这两个团体产生的情绪,且肆意传播,结果双方的
隔阂越来越深。
以下是我的一点小小看法,请网友指点。
想一想,有没有讲揍英国人的,为什么不敢拍哪?
这些词套在香港人头上,毫无违和感!
“绝对不允许任何质疑”?你现在就在质疑,只是这个质疑显得很无力。
因为别人的思想与自己不同就歧视,这对吗?值得骄傲吗?何况这只是借口。
看不起我们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你。
霉国难道不是人人都希望成为巴菲特、比尔盖茨那样的亿万富豪么?这算不算统一思想,算不算洗脑?
再一个,如果你能做到雷锋和孔融的程度,那是你的造化。恐怕你也不太清楚孔融除了砸缸还做过啥事吧。
虽然我做不到雷锋那么纯粹,但基本能做的还是可以做,而不是作者那种自己不信,也不相信别人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