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控股分拆生死战昨晚开打,平安力撑小股东,成事机会很渺茫?

500

汇丰控股分拆生死战于香港时间5月5日晚6时起正式开打。皇天不负有心人,为了促进分拆及派息的维权,一直推动汇丰控股分拆的大股东平安资管,此次支持由“分拆汇控关注组”召集人吕宇健动议的两项议案,也成了市场焦点。

由于汇丰控股股权分散,且表决门槛过高,若无法逾越75%赞成票的“护城河”,成事机会恐是渺茫。

500500

汇丰控股分拆生死战,成事机会渺茫?

500

汇丰控股

根据安排,汇丰控股(00005.HK)年度股东会将于香港时间5月5日晚6时,在英国伦敦举办。此次汇丰控股股东周年大会之所以成为市场焦点,在于小股东提出了分拆及派息决议案。

一场分拆汇丰控股的争议长达17年之久,但一直没有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为了促进分拆及派息的维权,一直推动汇丰控股分拆的大股东平安资管,此前已表态支持由“分拆汇控关注组”召集人吕宇健动议的两项议案,分拆汇控的成事机率会高吗?

本文截稿于汇丰控股股东会召开之前,主要从汇丰控股的股权结构、以及从已表态支持或反对分拆的股东情况,来分析此次汇丰控股分拆生死战的结果,姑且作为一种观察吧。

在5月5日股东会举行前,持股8.29%的大股东中国平安(02318.HK)旗下“平安资管”,已与反对分拆的汇丰管理层“隔空驳火”,且平安资管此前公开表态,将原则上支持两项由小股东提出的分拆及派息的焦点议案,成事机会如何,必将是5日晚上汇丰控股股东会最大焦点。

500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集团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

汇丰银行,是一家“大而不能到”的全球性银行,多少年来,令很多人不解的是,明明公司在香港上市,而且主要在亚洲市场赚钱,但其总部为什么非得设在距离香港万里之遥的英国伦敦?

2020年疫情期间,英国金融监管当局直接要求汇丰控股取消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派息,并且要求暂停回购股份,这还不算,他们还要求汇丰银行必须给英国本地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及居民提供更多的贷款援助。有鉴于此,投资者却气炸了,令沉寂数年的分拆汇丰控股呼声再起,但汇丰管理层与小股东的意愿“背道而驰”。

面对以集团主席杜杜嘉祺(Mark Tucker)和行政总裁祈耀年为主的汇丰控股管理层力拒分拆汇丰,尤其是管理层先是“弹弓手”撤回派息決定,再“不甘情愿”提出计划的50%派息率,更惹怒了许多小股东和投资者,“化悲痛为力量”,小股东不得不愤然反击。

声称持有1亿港元汇丰控股股份、人称Ken Sir的“分拆汇控关注组”召集人吕宇健此次挑头,发起了“汇丰控股分拆生死战”。4月中旬,吕宇健率先向汇丰管理层发难,他要求在5月5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加入两项议案(注:即17、18议案),一是要求管理层每三个月提交报告,以任何方法提升估值,当中包括分拆、迁册或战略重组;二是恢复每年派发最少约4港元/股的派息,以吸引长线及优质投资者。

500

汇丰控股集团主席杜嘉祺(左)和香港汇丰银行主席王冬胜(右)

就在5月5日股东会投票前夕的4月底,一直要求汇丰控股分拆亚洲业务的主要股东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资管,突然公开力撑吕宇健发起的小股东两大议案,甚至与汇丰控股管理层“隔空喊话”,大打舆论战。

平安保险旗下平安资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勇表态,对汇丰控股存“五大担忧”,并认为平安将原来建议的分拆方案调整为战略重组方案,完全可解汇丰之顾虑。有分析称,如果分拆汇控的建议获得表决通过,将有利于持股最多的平安保险增加对汇丰香港和亚洲业务的影响力,翻过来,此前一直“居高临下”的汇丰控股管理层,其重要性就可能被逐渐削弱。

由于股东会前夕,结局未定,想“逼宫”分拆的股东与汇控管理层就各自出招,各自争取股东的支持。为了说服更多小股东,今年4月初,在香港九龙湾展览中心汇丰控股率先举行的一场非正式股东会上,汇丰控股集团主席杜嘉祺特意请来了香港汇丰银行主席王冬胜“助阵”。不过,由于吕宇健和部分小股东“踩场”,与他们正面交锋,令支持和反对分拆的舆论效果更充分了。

“分拆汇控关注组”召集人吕宇健此前也对外喊话,声称若支持分拆和派息的17、18两项议案得偿如愿通过后,“汇丰控股股价才有望重回80港元水平”。他上月也向媒体透露,他透过顾问公司Alliance Advisors与约50个机构投资者见面,争取获得支持,当中包括持股仅次于平安资管的贝莱德Black Rock(持股8.14%)。

500

汇丰控股的股权结构

汇丰控股股东会投票前二个月,汇丰控股管理层和小股东拉起了分拆生死战之“前哨战”——舆论攻防战,预计5月5日晚间举行的股东会,就小股东代表提请的第17及第18议案,就要求分拆亚洲及派息等政策,在表决前仍会有一场激烈的辩论战。

由于“分拆汇控关注组”召集人吕宇健一方,已获得大股东平安资管的原则上支持,若能与更多支持分拆的股东结成联盟一线,在表决票数上可能领先。但力拒分拆的汇丰控股管理层这边,也有一些基金股东、独立投票顾问的“护航”,而此次表决通过的门槛须达到75%赞成票,“护城河”城墙如此之高,攻城拔旗恐非容易之举。

股权架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石。从汇丰控股的股权结构来看,主要有三大板块的股东,且股权分布较为分散。其一,主要股东板块,包括平安资管(持股8.29%)、贝莱德(持股8.14%)、领航集团(持股4.83%)、挪威央行投资管理(持股2.91%);其二是小股东板块,持股量约30%;其三是基金及机构投资者板块,包括法通保险(持股1.9%)、道富基金(持股1.49%)、汇丰环球资产管理(持股1.28%)、英杰华集团(持股1.03%)、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持股0.92%)、标准人寿(持股0.69%)、瑞银集团(持股0.66%)、富达投资(持股0.66%)等,其持股量约37.2%。

从已经表态支持分拆的股东来看,主要有平安资管、以及持股约0.01%的分拆汇控关注组”召集人吕宇健等,而反对分拆的包括挪威央行投资管理、以及持股0.21%的美国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有少量持股的佛罗里达州行政委员会等。当然了,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平安资管公开力挺分拆,除了扩大舆论,也具有指标性意义。

而汇丰控股管理层力拒分拆的拉票,也颇有成果,其中就得到第四大股东挪威央行投资管理的支持,可能小股东两项议案投反对票。

500

纪惠集团行政总裁汤文亮

小股东阵营里,可能与“分拆汇控关注组”召集人吕宇健站在同一阵线的不少,但也非“异口同声”,有的可能保留现状,得过且过,不一定会支持分拆。

比如,与吕宇健持股数相当的纪惠集团行政总裁汤文亮,此前曾表态保持现状。他曾表示:“汇控答应将一半盈利派息,同时回购股份,只要管理层履行承诺就可以,否则才考虑分拆。万一真的通过分拆,我认为股价短线会上升,会考虑沽出持股。”

汤文亮,是香港“车位天后”廖汤慧霭的胞弟,他的看法也在小股东里也颇具代表性。

总之,将于香港时间5月5日晚6时举行的汇丰控股股东周年会,汇丰控股分拆生死战“一触即发”,届时,小股东能否杀出重围,自见分晓;虽然赞成分拆的表决投票可能会超过反对的,但要成功达到75%赞成票的通过门槛,成事机会恐怕渺茫!

此次,吕宇健代表小股东提出的第17及18项议案,被列为特别决议案,因此汇丰控股把其通过门槛叠高,须获75%赞成票方可通过。而其他由董事会提请的普通决议案,仅50%过半门槛就可以了。

500

长达13年的汇丰拆分争议何时休?

500

汇控集团主席杜嘉祺

汇丰银行,始创于清同治年间,成立于1865年3月3日,其总行设于香港,于1865年在上海的南京路外滩设立分行,是彼时主要英资银行之一。158年以来,汇丰银行主要靠亚洲市场赚钱,也可以说是靠两岸四地中国人赚钱。

汇丰银行(HSBC),作为一家外资银行,它也是中国香港的三大发钞行之一。其全称“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包括取名“汇丰”,寓意“汇款丰裕”,就足以看出汇丰银行与中国颇有历史渊源,汇丰控股系汇丰银行的母公司,公司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自2010年开始,有关分拆汇丰控股的争议,已经断断续续长达13年之久,但至今争议不但没有休止,反而矛盾更为激化。

一直以来,分拆汇丰控股的呼声,其主要问题的焦点是“香港赚大钱”、“英美狂出血”。即汇丰银行的主要盈利市场,是来源于以香港为主轴的亚洲市场,而多年来汇丰控股把亚洲业务的分红与所需资本,用于支持回报相对较低的英美等非亚洲业务。

500

汇丰控股行政总裁祈耀年

上月,平安资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安在表达原则上支持维权小股东提出的第17和18项决议案时,也指出汇丰控股的五大担忧,其中就包括多年以来分拆亚洲的建议。

亚洲一直是汇丰控股盈利的主要贡献地,分拆汇丰控股亚洲业务,符合股东及投资者的最大化需求。至于小股东要求把汇控总部由伦敦迁册至香港,也是规避地缘政治的风险。

当然了,汇丰控股管理层,主要是外籍,总部迁入香港,英国监管当局就“鞭长莫及”了,有的人显然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发生。

汇丰控股158年来,虽然赚中国人的钱,但高管层来自中国的,屈指可数。汇丰银行前亚太区主席郑海泉,生于1948年,去年8月去世,他30岁时就到汇丰银行财务部工作,47岁时升任汇丰银行总经理、以及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执行董事,并于51岁时出任汇丰银行亚太区主席,他是汇丰控股史上首位华人大班。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