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已经形成对农村青年的系统性排斥

​由于城乡二元化发展、价值观念的功利化等等许多原因,农村青年在今天的社会里,已经处在了极为艰难和极为卑微的位置。

2023年4月4日,四名农村青年在天门山跳崖自杀,四名自杀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女孩年仅22岁。这起很快被大众遗忘的自杀事件,是农村青年对自己一生所遭遇到的不平等对待的无声的反抗。农村青年面临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应有的关注。

一个孩子,出生在农村,便注定要经历太多太多的心理上的磨难。留守时候的困难且不说了,当他二十岁上下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时候,迎接他的就是排斥、歧视和疏离。此时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情绪敏感、思想活跃的时期。消费取向的城市文化与功利主义的社会观念,总是用购买力来评价人,用社会等级的攀登过程来想象人生旅程。人生有多种多样的形态,人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创造自己的价值,如今的城市文化,却只展现也只允许一种人生图景。这种人生图景以金钱多少衡量人的价值多少、以出身贵贱衡量人的贵贱。偏偏,农村青年是最难以攀登社会等级的群体。

假如他幸运一些,以极小极小的概率考入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他按照城市文化的要求努力改造自己,将农民的品质通通忘却,习得城市文化的精明、市侩、功利,学习谋生的知识技能。然而,多年的刻苦勤奋,还是得不到社会文化的平等对待。人们想象他见识短浅、生活贫寒、家里很多累赘。他居然还要接受“凤凰男”这样侮辱性的名号。

城市依靠农村提供粮食和劳动力,农村人用低价的粮食养活了城市人,但都市青年和农村青年,却似乎成为了两个社会等级,甚至于在观念上简直快要演变为两个种姓。试想,在目前这个功利的社会中,一个都市出身的女孩,如果要嫁给农村出身的无权、无势、无房、无车的男孩,简直要成为神话,要成为多少人口诛笔伐的婚姻。

假如一部电视剧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无房、无车、无存款,每天工厂工作十二个小时,与另一位都市知识分子女孩结了婚,共同在北上广深或任意一个大城市过上了温馨的生活。那么这部电视剧一定会被人们嗤之以幻想、意淫、不切实际。这个女孩一定会被人们同情、批评,说她对自己和对未来的孩子不负责任。

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的的确确已经不太可能再发生了。

婚姻这一基本关系,常常成为社会观念赤裸裸的展示。上述婚姻关系被普遍视为“不正常”,正是反映了这个社会对农村青年的系统性的欺凌与歧视。这种婚姻在今天不被认可,正是反映了今天社会的缺陷,而不是这种婚姻的缺陷。就像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根植于门阀姻亲一样,这种被排斥的农村男孩与城市女孩的婚姻,根植于城乡之间的病态关系。

社会文化对农村青年进行欺凌与歧视的极致形态,就是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认为农村青年低人一等,将农村青年遭受的歧视视为当然并且习以为常。人们对校园欺凌感同身受,战战兢兢,而对发生在社会中普遍性的社会欺凌却视若无睹,毫无办法。人们常常激烈反驳和批判受害者有罪论,却总是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作为城乡二元化受害者的农村青年。尤其是当涉及城市资源、婚姻、安全、教育医疗等等关键问题时,人们的良知与道德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