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准备了7年的火箭炸了,但员工们乐得开起了香槟。

本文原创于微信公众号:差评

作者:世超

我在人间赚这么多钱,就是为了把所有人都送上天!”

马斯克3年前在推特上和网友畅谈自己的火星梦时,放下的豪言壮语。

500

现在,他还得再等等。

20日晚9点半左右,吸引了全世界关注、承载了马斯克火星梦的星舰,在预发射成功上天之后几分钟,化作了一团昂贵的烟花

500

但从SpaceX现场的欢呼声,甚至还有员工开了香槟庆祝看起来,这次星舰成功离开发射台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了。

500

坐在现场一线观战的马斯克,情绪似乎还比较稳定。

500

目前看来,这次星舰炸了,肯定没有完成最完美计划里的近乎绕地一圈飞行,但从各方反馈来讲,它的发射至少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的

马斯克自己也在推特上表示公司“学到了很多东西”,并表示“几个月后将进行下一次试射”。

500

这件事呢,在国内也是瞬间爆了热搜。秉着吃瓜也要吃得最专业的精神,今天世超就和大家好好唠唠,这次星舰发射,凭啥这么受关注。

500

首先,这个120米高、可以装载100吨货物、100名人类乘客的星舰,生前击败了土星五号,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推进力最强的火箭。

500

上面这串纸面数据,确实能说明星舰又猛又大。

但搁现在蓝星上,不少公司比如波音,估计也能拍胸脯保证,“只要差评君钱管够,保证把差评号做的比星舰还大,反正飞不飞得起来另说。”

除了大和猛,星舰更吸引人的,其实是它从头到脚,每一个螺丝都在向全世界说:“我真是为了每个人都能飞去火星设计的。”

什么意思呢?

星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星舰太空舱,大约长50米,下半部分是名为“超TM重(Super Heavy)”的推进火箭,大小更是达到了70米长,这部分就已经能塞进SpaceX自家的猎鹰重型火箭全部了。

500

马斯克也不是人傻钱多就喜欢做大火箭,主要是因为在他看来,运载力得足够高、动力得足够大,才能满足人类外星移民的需求,所以打从开始,星舰就是往大、高去设计。

除此之外,另一个马斯克很看重的点就是,发火箭一定得足够便宜,人类要能负担得起。

大家都知道发火箭很贵,而要发跨星球的火箭,那就更贵了。

我们拿去年NASA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发射的SLS火箭为例,每放一个SLS牌窜天猴,NASA要花41亿美元,摊下来大概是每千克6万美元。

500

而根据马斯克自己的话( 当然不排除有夸张的成分 ),每放一个星舰牌窜天猴,只要100万美元,摊下来每千克10美元。

为什么星舰能这么省?

其中一部分原因,来自SpaceX引以为傲的回收技术

我们都知道,在火箭发射里头,箭体成本占了大头,一般的火箭发射都是管发不管收,一旦把火箭发射做成可重复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为了实现星舰的发射+回收,SpaceX想尽了办法。

他们给星舰配了一个更高的发射塔,名字叫做“Mechazilla”,这个发射塔上有两个机械臂,SpaceX管它叫“筷子”,别小看这两个霸王龙前爪,人家在星舰发射和回收上有着大用处。

500

在发射时,“筷子”主要就用来组装星舰,和一般脚手架没什么区别。

而到了回收时,“筷子”就牛了,星舰飞船和“超TM重”推进火箭都得靠“筷子”最后一夹来保证回收稳当

靠着这套回收系统,“超TM重推进火箭不仅有去有回省了钱,还非常省时间。

每次“超TM重”送走一个星舰飞船,分离后的它就会返回到发射架上。经过简单的燃料补充、检查之后,再装上一个新的星舰飞船就能再次起飞,省去了来回厂房组装的时间,从而实现马斯克设想中一天发射3次星舰飞船

这效率,我们家长途客车都不带这么发车的。

500

而其中最科幻的,还得是星舰飞船的回收。

推进火箭,“超TM重”飞得不高,所以回收时的速度没那么快,难度自然要小些。

但星舰飞船可是从地球外回来的,当它“再入”大气层时,速度只比第一宇宙速度(7.9km/s)慢点。

并且SpaceX为了装载能力,放弃了主流火箭回收的“降落伞”方案,直接扔掉了大部分引擎、降落伞,甚至连起落架都没有

至于“再入”大气层需要的减速,则主要依靠自由落体时,“屁股”挤压大气产生的反作用力。

500

为了尽可能增大这部分反推力,星舰会被控制在一个60-70度的角度下降。

在这期间,星舰飞船会像个大火球一样产生大量热量,为了隔热,星舰飞船靠近地球的一面装满了黑色的六边形隔热瓦,搭配里面的隔热膜和飞船本身的不锈钢材料,保证不会半路就烤死乘客。

500

等星舰飞船降到了足够低的角度,就会利用本身自带的几个发动机,以及箭身上的向导羽翼,进行不同组合的动力控制。

在进一步减速的同时,把空中的自己掰直,保证垂直降落到发射台被“筷子”夹住。

这个难度有多大之前SpaceX的猎鹰9号的回收,相当于是让一支铅笔飞过帝国大厦头顶之后,再精准垂直落到只有鞋盒大小的着陆点,而星舰飞船的回收难度只会比这个更大。

姿态控制、点火力度、材料结构……全是难点。

星舰前几次小型试飞可炸了不少

500

除了这些出人意料的设计,星舰使用的燃料也是前些年航天里并不重视的液氧甲烷。一方面出于成本考虑,另一方面是因为马斯克觉得在火星上,制备液氧甲烷远比制备其它燃料容易得多

至于它身上更多的各种技术创新,世超再熬个几次夜也写不完,咱们等到下次发射的时候,再细细来聊。

500

总之,星舰虽然炸了,但我们倒也不必遗憾或者嘲笑,早在这次预飞行之前,马斯克已经给大家打过预防针,说星舰在试飞中成功之前可能需要多次尝试。

至于这一次测试,星舰能成功飞离发射台,就已经避免了最坏的情况。要是把发射台炸坏了,修修补补真的是费工又费钱。

所以,现在只要SpaceX的工程师找到这次发射的问题,他们就可以在其他早就备好了的原型星舰上改正,这正是SpaceX公司一直秉承的口号:“快速失败,但学得更快​(Fail fast, but learn faster)”。

现场的SpaceX工程师超级兴奋

500

或许真就几个月后,我们能等到星舰再一次试飞。

按照马斯克之前的规划,一旦星舰被验证成功,SpaceX将以每年100艘的速度生产,然后一周双飞,到2050年之前成功实现火星殖民

就算目前的进度稍微落后于计划,但星舰已经在一步步证明,人类的未来绝不仅仅在地球。

图片、资料来源:

YouTube:海伦子Hellen:Starship星舰轨道级发射的几个关键看点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SpaceX’s Starship Megarocket

SpaceX官网

Euronews:Elon Musk’s SpaceX calls off the attempted launch of Starship,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rocket

BBC:What is Elon Musk's Starship space vehicle?

YouTube:Cosmic Perspective:Valhalla: Starship Explosion Footage SN8-SN11 - 4K

Mashable:Get ready: SpaceX Starship's first launch is for real

Business Insider:Elon Musk says he plans to send 1 million people to Mars by 2050 by launching 3 Starship rockets every day and creating 'a lot of jobs' on the red planet

500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浙江省

热门评论 21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19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