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珊珊正式加入民众党指向「不分区立委」?

    台湾民众党昨日下午于台大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柯文哲访美前记者会,由刚宣布加入民众党的台北市前副市长黄珊珊、「立委」张其禄、柯办发言人陈智菡、新北市议员陈世轩等陪同出席。柯文哲将于今日下午出访美国二十一天,为备战「二零二四」大选而接受美国「面试」。但据说在联系过程中,美国似是不够「重视」,婉拒其与华府官员会面的请求,因而其参访美国的行程安排,虽然时程很长,但内容多是民间性质。因而在昨日的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此行拜会官员层级恐不够高」的质疑。柯文哲坦言,蔡英文是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他作为在野小党主席,本来就没理由争取与她相同的规格,但他强调「该见到的人都会见到」。

     这就凸显了柯文哲的尴尬之处。因为他的访美之行,正好就是在马英九访问大陆、蔡英文「过境」窜美返台的翌日启程,因而容易被人拿来当作是「比照物」。如果是隔开多一段日子才启程,就没有被记者拿来「比照规格」的问题。

     其实,这是柯文哲「陆文霆睇相,唔衰攞来衰」。他如果是像马英九那样「大胆西进」,以其是台湾地区能够在「立法院」成立党团的四个大党之一的党主席的身份,及曾经创造「九六共识」论述及善意回应大陆「两岸一家亲」呼召,因而在蔡英文拒绝承认「九二共识」而导致台海局势恶劣紧张下,仍然能够进行而且也是唯一公权力单位举办「双城论坛」的成就,尤其是有可能成为「二零二四」大选参选人的政治前景,必定能够获得大陆方面不低规格的礼遇。

     但柯文哲却将其卸任台北市长,及新冠肺炎疫情基本结束后的首次出访,定位为接受美国「面试」之旅,即使是明知所获待遇不如此前的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也要厚着脸皮出行,可见其也是「亲美」之辈,只不过是与民进党相比,少了「抗中」的成分。

     在昨日的记者会上,陪同柯文哲访美的黄珊珊也在场。据说,她是以在其纽约的私人关系,为柯文哲联系民间约会,因而她形容自己是柯文哲此行的「地陪」。

     而就在这场记者会之前的几个小时,黄珊珊在脸书上宣布:「今天我已正式加入台湾民众党,与希望台湾能够摆脱统独意识形态对立、摆脱蓝绿在地方与黑金共治的好朋友们,共同承担改变政治文化的重责大任!」

    而在此前,拥有亲民党籍的黄珊珊,在柯文哲支持下投入台北市长选战,柯文哲曾询问她是否加入民众党,但当时黄珊珊没意愿入党,最终以无党籍身份参选。日前黄珊珊出席民众党「选策会」会议时,也是以「社会贤达」的身份参与,而且对于入党话题低调不回应。

     现在,黄珊珊终于加入民众党,可能是必须对自己的未来政治前景作决断性的选择,也可能是受到郭台铭明确表态争取国民党「二零二四」大选提名,倘是落败就将会全力支持侯友宜,等于是宣布「柯郭配」或「郭柯配」破局的影响,而对民众党采取类似「危机处理」的「补台」措施,以强化民众党作为一个拥有「二零二四」领导人大选直接提名候选人的资格的「大党」的地位。

     那么,黄珊珊是否会因此而作为柯文哲的「副手」出选?从表面上看,「柯黄配」确是一个「绝配」:男性和女性、本省人和外省人、壮年和中年、医师和律师、白与泛蓝等。

     但如果民众党是以「柯黄配」出战,黄珊珊就没有加入民众党的需要,反而仍然保持亲民党党籍,对于吸收亲民党以至泛蓝阵营支持者的选票,更为有利。实际上,黄珊珊在参选台北市长时,虽然是由民众党提名,却不具民众党党籍,但虽然仍然具有亲民党党籍,因为不是由亲民党提名,因而是以「无党籍」的身份参选,在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党的夹击下,也可获得三十四万二千一百四十一票,得票率为百分之二十五点一四,在八名候选人中排位第三,可说是虽败犹荣。

     不过,这是柯文哲的部分选票「移交」给黄珊珊的结果,她拿不到亲民党支持者的多少选票。实际上,无论是在黄珊珊宣布参选台北市长的记者会,还是在黄珊珊参选台北市长的整个过程中,宋楚瑜都没有站出来表态支持。

     而且,黄珊珊即使是接收了柯文哲的部分票源,也无法达致柯文哲的选绩,因而即使是柯文哲以黄珊珊是市政「无缝衔接」为号召,也是落败了。

     因此,民众党倘是推出「柯黄配」,因为两人都是台北市政府的背景,同质性太高,将不会产生「一加一等于二」的加分效果,只能是「一加一等于一」。

     在此背景下,柯文哲必须思考的是,要让他的「副手」配对发挥最大的吸票效应。由于尽管民众党的政治色彩被视为「白」,柯文哲在后期与民进党的关系欠佳,但他却自称「墨绿」,而且对于「二零二四」的选战策略,公开表态反对「下架民进党」或「非绿联盟」的政治口号,并表示换上国民党同样是贪污腐败,因而还是与民进党有一定的交迭度,邀请具有民进党色彩者做其「副手」,未必能讨到便宜。

     既然是反对「下架民进党」,那么就是要与国民党「别苗头」了。在郭台铭已经表态重返国民党之下,目前能够帮助其「挖」泛蓝票源的主要人选,可能是宋楚瑜或王金平。

     但王金平之前已经表态,他死也是国民党的人,因而不可能「叛党」。实际上,他在「马王政争」中受尽委屈,都没有退党,反而要打官司保存其国民党党籍,虽然是为了保住国民党「不分区立委」进而「立法院长」的地位。

     那就是宋楚瑜了。由于在二零二零年的大选中,亲民党的政党票未能跨过百分之五的「门槛」,因而失去「二零二四」大选的领导人参选人的直接提名权,宋楚瑜倘是要再度参选,就必须循选民连署途径,但非常麻烦。而倘是应柯文哲邀请做其「副手」,虽然是「屈就」,但却可满足其「参选瘾」,在亲民党已经衰落之下,能够做个「副手」又何妨?

     这就是黄珊珊加入民众党的用意之一了,就是担当民众党与宋楚瑜之间的桥梁。当然,对黄珊珊个人而言,也是方便于民众党将其纳入「不分区立委」候选人名单中。因为依据《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不分区立委」必须具党籍且获政党推荐。实际上,当年如果不是陈水扁要提名蔡英文为「不分区立委」候选人,她还不会加入民进党。

     以柯文哲希望民众党能够拿下八席「不分区立委」的目标看,黄珊珊在民众党的「不分区立委」候选人名单中,可能是排在第八的「安全名单」边缘,并以此来实施「抢救」策略,争取民众党的政党票最大化。与此同时,黄珊珊有可能会出任柯文哲竞选总部的总干事,以利于「立委」政党票与柯文哲领导人选票互相推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