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失业率指标意义越发凸显,应尽快扩大调查失业率样本区,可直接计算到县一级
【本文来自《卢锋、杨业伟、任慧:疫情期就业困难或显著低估——近年我国城镇新增与净增就业反差透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一名欠发达地市就业工作者,我补充一下情况,以供作者参考:
1、城镇新增就业(该项指标由人社部门统计)。经济发达省份只有新参保人员或者中断后当年再次续保人员才可认为是新增就业。(发达省份劳动监察制度落实到位,入职就要参保,每月从养老数据库导出即可)。欠发达省份,大多数的企业不会给员工购买保险,或入职多年后视情况参保,每月新增就业数据来源大多是基层人员(兼职的)走访企业、社区、通过部门协调获取数据(往往时间紧、任务重)。虽然近年来通过实名制系统不断增加核验数据真实性功能,但由于没有参保数据进行比对,往年就业计入当年就业较多,数据准确性要打折扣(我市每年新参保约2万人,远低于当年新增就业人数)。
以我市的抽查结果看,经过系统的多重比对后,区县上报的城镇新增就业数据准确率约85%。市级上报后,省级会对最可能出现问题的大龄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数据进行再次核减,进一步降低疑似问题数据量,准确率会进一步提升。
2、城镇就业总人数(出自哪个部门不明,我们市级统计部门无法提供该数据)。按照《劳动法》规定,16-60周岁属于劳动年龄,一般统计时,各部门都会依照该规定执行。但实际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60岁以上人员,依然从事某些工作。这当中,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因为老有所保,占比少些。但,未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为了生计,大多依然从事某些工作。随着2021年和2022年出现退休高潮到了,城镇就业总人数规模迅速下降,是否包含这方面因素:一部分年满60周岁的未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依然从事某些工作,但在统计时,由于超龄,并未计算在就业范围内。这种情况只能从城镇就业总人数的统计规则来判断,但由于不清楚数据出处,无法进一步确定。
现状:我市年轻农村劳动力大多外出,留在本地的、从事体力劳动力的,多是大龄劳动力。企业用人,工资低、年轻人很难招。用工也不够规范,只要能胜任工作,60岁不是限制。
3、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动态监测(人社部门)。这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变化的过程监测。但在基层,该项工作没有专职人员,都是由业务人员兼职,由于人力有限、基层事务性工作多、缺乏资金支持,实际无法真正落实持续性和动态监测的要求。往往是检查来了,突击性的更新一下系统。因此,数据的实时性难以保证,但可作为一个大数来使用。
在提升就业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的建议:
1、调查失业率指标意义越发凸显,应尽快扩大调查失业率样本区,可直接计算到县一级。
2、建立专业的基层统计队伍。
3、要明确资金支持和资金来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