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氯巴占案”一审免“贩毒罪”,但患者救命药仍用不起

  在各方关注下,这些事件大大推进了病友群体的用药可及:“真的是把药品引进和生产提速了不知多少年,不然,我们这些家长还得整天提心吊胆地从国外买药。”

  撰文 | 张皓宇

  为病友代购氯巴占等药物、一度被控“贩毒”的罕见病患儿的父亲“铁马冰河”(网名),在首次开庭一年后,等来一审判决。3月31日,河南省中牟县人民法院对该案第二次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认定不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构成非法经营罪,考虑其社会危害性较小,免于刑事处罚。

  “铁马冰河”是一位结节性硬化症孩子的父亲,他向“医学界”表示,对于这个结果,“预期之中,在接受底线之上”,将和律师研究后再决定是否上诉,并呼吁大家关注自己的案情时,重点聚焦癫痫患儿群体在氨己烯酸等药物上的巨大需求。

  “医学界”在与当事人和结节性硬化症群体代表对话时了解到,氨己烯酸在国内已经上市,理论上不再需要代购,但因为价格差等原因,病友仍时刻面临负担高低的抉择。

  代购氯巴占案从引发关注至今,跨越了三年,难治性癫痫相关疾病的广大群体,欣然看到“有药可用”正一步步实现,但用药保障仍存在严峻挑战。

  代购是无奈之举

  2021年7月,民警查获“铁马冰河”走私的氯巴占10.5万毫克。氯巴占是我国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河南中牟检察院以走私、贩卖毒品罪对其起诉;2022年3月18日,该案一审第一次开庭,辩护律师作无罪辩护,认为涉案的“氯巴占”应被认定为药品,本案系病友互救、互助行为,不应该认为犯罪。

  2023年3月31日,该案一审第二次开庭,检方的起诉罪名从走私、贩卖毒品罪改为“非法经营罪”。该案判决后,中牟县法院发文陈述,指出氯巴占、喜保宁、雷帕霉素系境外销售的处方药品,经审计,被告人从境外购买上述三款药物,共计支出人民币123.86万余元,向202名微信群成员销售药品总金额50.41万余元。

  中牟县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经营药品,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但考虑到其买卖的药品用于治疗癫痫病患者,社会危害性较小,属于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遂作出上述判决。500

500

  3月31日第二次开庭前,“铁马冰河”(右)与辩护律师合影。(受访者供图)

  “铁马冰河”向“医学界”强调,他为病友代购药物是“很自然的行为”:“因为我自己小孩需要用药,特别是病友们对我很信任,我也没想过去做个什么高尚的事情。”

  结节性硬化症(TSC)位列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该病易在皮肤、脑、各脏器和骨骼等多部位器官发生良性错构瘤,癫痫是其主要表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张宏冰长期关注TSC的诊疗,他向“医学界”指出,TSC群体主要需用雷帕霉素和氨己烯酸(即判决提及的喜保宁)治疗,氯巴占则适用于治疗对其他抗癫痫药无效的难治性癫痫,而这些药物,对国内TSC群体而言长期难以通过合规途径买到。

  雷帕霉素虽在国内上市,但适应症至今未纳入该疾病,尽管《罕见病诊疗指南》表明,雷帕霉素所属的mTOR 抑制剂是有效的TSC特异性靶向治疗方法,患者依然很难拿到处方;氨己烯酸是婴儿痉挛一线用药,在2022年前,未有药物在国内上市;氯巴占在2022年前也未进入国内。

  “铁马冰河”的女儿2013年出生,两个月后就发生了癫痫症状,但直到2017年,才得到确诊患有结节性硬化症。此后,如何防范女儿发作癫痫,成了家人最焦虑的事项。

  癫痫也是影响患儿智力发育的重要因素,一般发作次数越多,对智力影响越严重。因为癫痫随时可能发作、一发作必须及时处理,许多患儿家长要经常日夜不眠不休地守在孩子身边。

  在得到妥善治疗前,“铁马冰河”的女儿几乎每天都有轻微发作症状,“在一两秒钟内,突然发呆、脸色不对”,而严重癫痫则两三天一次、经常在晚上发病,“四肢乱动乱蹬、惊恐状大声喊叫,持续大概几秒到十几秒的样子,有时一晚上要发作两次。”

  确诊后,为防控癫痫,“铁马冰河”为女儿尝试了多款药物,直到2019年,他为女儿用上了氨己烯酸后,身体情况稳定下来,癫痫基本不再发作。女儿读完了幼儿园,但因为诊疗干预较晚,智力停留在了两三岁左右。

  2021年春天,“铁马冰河”建立了病友群,逐渐发展到两个微信群,一个500人, 一个100余人,在群里交换的信息,不只涉及药物,也包括孩子的治疗与护理,更有对抗疾病的信心。

  “家长们经常能聊到晚上三四点钟,互相鼓励、交流经验,我查阅到有用的医疗信息,会在群里发一下,但更多的是病友自己的沟通,最常见的是‘我家断药了’的求助,大家就互相帮助一下。”他向“医学界”表示。

  国内药物因未入适应症、未上市等问题无法触及,家长们只能寻求海外购药的方式。“铁马冰河”因为有稳定的购药渠道,逐渐进行了更多的代购工作。

  案件材料显示,在国外,一盒氯巴占的价格是250元到300元,根据药品的规格不同,还有病友每次购买数量的不同,“铁马冰河”以每盒350元到450元的价格进行转卖。中牟县法院在发文中指出,被告人“两年多时间销售氯巴占获利3.1万余元”,同时说明“所获利润有限,不属于获得远超正常利润的情形。”

  对此,“铁马冰河”向“医学界”表示,加价主要来自运费、通关缴税等,因为从海外购入再到发货给病友,需要多次转手,这中间的运费都由其承担。在2022年首次庭审前,132位患儿家属联名写的诉求书被递交到法院,希望法院可以判“铁马冰河”无罪。

  在本次判决结果出来后,面对媒体的众多关注,他反复强调,氨己烯酸的用药难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望各界关注TSC等群体这一用药需求。

  告别海外代购,“有药可用”

  仍需“药有所保”

  蝴蝶结结节性硬化症罕见病关爱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人刘金柱向“医学界”进一步介绍了国内TSC群体的用药现状与需求。中心联系到的已有5000多个TSC家庭,他指出,目前雷帕霉素、氨己烯酸、氯巴占都能在国内可及,但氨己烯酸的费用负担,仍让很多家庭选择海外代购。

  关于雷帕霉素,该中心与国内药企合作,为病友开辟专门购药的渠道,大家可以拿到低于市场价20%-45%的药品;而氯巴占问题的解决,则得益于多起代购药物案得到广泛关注,罕见病行业组织、医院和国家卫健委、药监局等相关方快速反应,最终有了令人欣慰的结果。

  在2021年末,“铁马冰河”案、“毒贩母亲”案被媒体广泛报道,一封1042名癫痫患儿家长的氯巴占“断药”求助信也传遍网络。2021年12月,国家卫健委公开回应,正在组织对患病群体进行摸底,并协调相关机构和部门处理中。在这背后,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罕见病联盟在沟通、传递患者诉求,收集患者信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努力。

  2022年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印发

  在刘金柱看来,“铁马冰河”为广大家长承受了委屈,在各方关注下,这些事件大大推进了病友群体的用药可及:“真的是把药品引进和生产提速了不知多少年,不然,我们这些家长还得整天提心吊胆地从国外买药。”

  氨己烯酸在2022年左右,国内也有两家企业分别生产和引进了该药物,但让广大家长意外的是,费用比海外价格要高许多。刘金柱介绍到,按一个月最高的用药量计算,代购药物不同地区价格不等,一个月药费在1400元到2800元左右,而国内上市的药物费用均在每月1万元左右,没有医保。

  在去年的国家医保目录谈判中,国内一款氨己烯酸药物入围了初审名单,但刘金柱后来沟通得知,企业降价的意愿不大,没有入围最终目录。对难治性癫痫患儿家庭而言,常常需要夫妻双方至少一位脱产照顾孩子,本身收入就极为受限,一个月仅一种药就需要上万的费用,无疑是许多患儿家庭的沉重负担。

  刘金柱指出:“现在基本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老病友还是习惯依赖海外购药渠道,新确诊的病友不了解这些信息,可能会选用国内药物。”

  张宏冰向“医学界”表示,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群体,“用得到”和“用得起”的问题都需要关注,“首先得有药可用,然后要推动药品适应症纳入相关疾病,下一步就是得到医保等保障,现在许多患者还是选择境外购买氨己烯酸等药物,只有解决药物价格高昂问题,推动纳入医保,减轻这些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才能彻底让他们走出困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