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复活
最近,鲁迅笔下的那个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而变得不合时宜的“孔乙己”,突然在一些年轻人中间借尸还魂,变得鲜活起来。“孔乙己的长衫”,再次成为无数年轻人的心灵马甲。
读过书就不能打螺丝,已然成为全民共识,可见孔乙己并不是一个过气的人物,在我们灵魂深处,都活着一个穿着长衫的孔乙己,他并没有消失,只是在蛰伏,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就会重新站起来摇头晃脑地说:“多乎哉,不多也。”
上过大学再去打螺丝,很多年轻人眼里,是人生“失败”的标志,更要命的是,那些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也这么认为。没办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我们这个民族无法摆脱的精神魔咒。不过也仅仅是自我设定的误区而已。
其实,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那些在各个行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通常都有做“下品”的经历,人生就像平地起高楼,没有坚固的地基,楼是盖不了多高的。
有些人会说我这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这些人不知道,我博士毕业的时候,遭遇人生变故,找不到工作,我曾经骑着三轮,满北京城推销泡菜。背着个背包,到处推销录像带。后来办食品厂,因为所有的工序和机器都操作过,有工人说机器不好使,操作不了,我就可以亲自给她演示一遍,告诉她该怎么做。
亲自打螺丝有一个好处,就是别人蒙不了你,这对于做管理来说非常重要。都说
“成败取决于细节”,但如果你不了解细节,又如何去掌控细节呢?
读过书的人打螺丝其实是有优势的,这就是你可能会有更高层面的思考。也会有更高的上升空间。有时候,只有蹲下去,才能跳得更高。
人生就是一种经历,读书、打螺丝都是财富,就看你怎么利用,如果脱不下长衫,选择躺平,那书才是白读了。当然,如果你在学校根本就没有好好读书,整天泡妞打游戏,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