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无奈还是自私?“地铁板凳族”怎么做(坐)才好?

“走哪坐哪”是“地铁板凳族”的一大特征。尤其是在需要长距离通勤的大城市,人们对“板凳族”们更是屡见不鲜。

据微信公众号“央视网”报道,地铁“板凳族”话题由来已久,早在2014年就受到广泛关注。已有多地发文提醒,不建议乘客在车厢内使用小板凳。

2023年11月,北京地铁曾提醒称,从文明乘车及安全因素考虑,不建议乘客在乘车时使用小板凳。如发现乘客有使用小板凳的行为,列车安全员也会及时进行劝阻。

2024年8月,杭州地铁发出提醒,根据《杭州市轨道交通禁止携带物品目录》,小板凳不属于禁带物品,可作为随身物品携带进站乘车,但为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维护文明乘车秩序,杭州地铁不建议乘客在车厢内使用小板凳。

今年4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发文指出,乘坐行程较长的线路确实耗费体力,但自行携带小板凳会阻挡其他乘客通行,占用较大车厢面积影响其他乘客站立,同时,在晃动的车厢内也容易跌倒或绊倒其他乘客。

500

图自新民晚报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滕靖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指出,车厢内使用小板凳对日常或紧急情况下的客流疏散都会带来不便,甚至引发踩踏等安全事故。而且,小板凳不是固定座椅,存在滑动风险,当列车制动时候,可能会滑倒摔伤乘客,并碰到周边乘客,容易引起冲突。

此外,乘客坐在小板凳上面和周边站着的乘客高度有差距,容易使得周边女性群体感觉尴尬,而周边乘客看不见坐在低处的乘客,也可能会导致挤压或踩踏,影响乘客人身安全。

有专家建议,可以在人少处设“小板凳休息区”。

对于“地铁板凳族”,网友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网友认为,通勤要一两个小时,做“板凳族”实属无奈之举,大家相互体谅一下;有网友表示,如果是在车厢内人少的地方使用小板凳,也没什么问题;有网友提出,这种做法自私、不文明且不安全。

观网小伙伴,你遇到过“地铁板凳族”吗?对此你怎么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