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抖音青少年防沉迷模式,真的有用吗?
本文原创,转载联系
根据最近的一次更新,热门的社交软件抖音进行升级,推出了青少年防沉迷模式,用户可以选择开启青少年模式,浏览由抖音青少年内容团队挑选的短视频内容。
据悉,用户进入青少年模式后,每日使用时长将限定为累计40分钟,且打赏、充值、提现、直播等功能将不可用;同时,22时至次日6时期间,青少年模式的用户将被禁止使用抖音,青少年模式的设定和解除均需监护人输入密码。
笔者试用了青少年模式,其推送内容大多为教育类短视频
据悉,系统将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识别疑似未成年人用户,并为其切换成青少年模式。
根据相关报道,除过系统升级之外,抖音在挑选青少年课程知识、科普类等内容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了生活实用技能、正向休闲类等坚持寓教于乐理念的视频内容。
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产品的改进是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成长,也希望广大家长能够提出反馈意见,一起为未成年人构建健康绿色的网络空间。
在当下的监管和舆论环境下,抖音在防沉迷方面一直在进行相关调整。
2018年3月,抖音推出了时间锁功能,用户可以自主设定使用时长限制,功能开启后,用户单日使用时长超过限制时间时,就需要输入密码才能继续使用。
2018年7月,抖音启动旨在推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向日葵计划”,包括升级未成年人审核模型,升级未成年人管理工具等;并设置“实名验证+人脸识别+人工审核”的流程、杜绝未成年人直播、打赏,同时加强对知识科普类等内容的加权推荐、联合开展暑期安全知识的推广活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9年3月,抖音升级了青少年计划,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用户在推荐首页只能浏览由抖音青少年内容团队精选的短视频,包括教育、知识、绘画、摄影等方面的内容。
但是就笔者亲测, 升级后的抖音依然会存在部分问题。
其一,部分机型更新后并未出现公告所示的青少年模式弹窗提醒。在操作层面上,青少年有机会绕过父母或者绕过认证。
其二,实用性欠佳。如果父母也为抖音爱好者,孩子接触非青年少模式内容的机会依然很多,从实用角度考虑,父母也很少愿意在不同模式之间不停切换。这会导致该模式名存实亡。
其三,用“堵”的方法来限定青少年的浏览内容,很多青少年可能会因为好奇选择其它的设备,重新浏览“正常”的抖音。
因此,青少年沉迷抖音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青少年模式就可以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