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科学多少年能赶上西方?”

本人大二,最近复看了近代史的不少教材,有了这样的感觉,中国和西方都有一段漫长的封建时期,但是西方进行思想启蒙的时间比我们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前前后后几百年。我记得之前高中历史老师说,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就是把人们脑子里的屎给洗掉。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五四时期是比较活跃的,但是前前后后也才几十年。

所以我觉得从人文主义精神角度来说,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或者换句话说,大家觉得中国人文科学多少年能赶上西方?

如果把人文科学理解为拳头大就是真理的话,那么本身就已经偏离了人文学科的内涵。

我们不妨先从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例子开始。

之前媒体曾报道过我国在2000年初才编纂出国内第一部普什图语(阿富汗官方语言)词典的案例。同时,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初,我国自己培养出的普什图语专业人才只有300人左右,而以工作的则只有几十个人。当然,到今天这个数字会翻几倍,但总量也不会太多。

阿富汗是中国邻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对于中国地缘安全的影响不言而喻。中国的普什图语人才这么少,那美国是什么情况呢?不用算美国本土,单说美军中懂普什图语的人数就是中国懂普什图语总人数的几倍加起来还多。

在今天报道国际新闻的时候,很多人经常吐槽说中国的媒体太辣鸡,只能转译欧美的新闻。又说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水平不高,很多都只能从欧美的二手资料进行研究。但这就是现实,除了英语方面的人才可能比较多之外,中国在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上其实严重不足——当然,普通人为了就业考虑不愿意报,这个没啥好批评的——而欧美因为早就介入了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其培养专业人才的历史比中国早得多,人才的培养体系也远比国内好得多。到今天,就中国这种懂普什图语的人加起来可能也就几百的情况,你指望多少人能直接从一手资料研究阿富汗?

那么,假如未来有一天中国在战争中打败了美国,甚至直接在美国本土驻军管理,中国在阿富汗乃至国际政治研究方面的水平就追上美国了?

这不是纯扯淡么。

把人文科学理解为拳头大就是真理,本身就是人文学科教育失败的结果。毕竟,我们的教育体系从高中开始就分文理科了,文科数学就算是简单,好歹也还要学。但是文科史地政这些东西,基本就跟理科无缘了。

为什么说“人文科学并不是拳头大就是真理”?原因很简单,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辽、金的拳头大不大?为什么一旦占了中原就要汉化?

蒙古的拳头大不大?但从蒙古兴起到衰亡,蒙古文明可曾成为过主流?为什么蒙古征服了什么地方,其文化就要变为什么地方?

现金世界里,美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并且在人文学科领域也不算弱,但从整个人文学科的发展而言,欧洲依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这里的主导地位,指的并不是类似于理工科那种发了多少篇权威论文、研究成果转化成了多少市值的企业,而是需要诞生一种原生性的人文思想理念。

比如说今天我们热衷谈论的各种“主义”,绝大多数都诞生于欧洲。哪怕是到了二战之后,美国已经成为了绝对意义上的世界第一强国,但是欧洲依然是众多新的文化理论的策源地。并且到今天,欧洲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之一。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只不过人类社会因为其特殊性,难以在自然科学那样的纯化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因此很多人文科学方面的假说、理论都不可能做到100%复现。但无论怎么说,二者都是在同一个体系下运行的,只不过表现的形式有所区别。

假如说你认为“科学”这个东西是有着自己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而不是以国家的强弱、胜败为标准的话,那么人文科学也是一样。就如同美国虽然强大,却无法在人文思想这个维度上与欧洲抗衡一样。之于中国,也是一样。就算你打败了美国,那也只是打败了美国——抗美援朝,中国就打败了美国,但能说那个时候中国的人文科学天下第一么?

中国因为人文教育的整体弱势,使得很多人一提到人文科学,想到的就是“宣传”,进而联想到所谓的“辩经”之类。在这些人的观念里,人文科学与科学从无关系,只是现实的传声筒和政治的宣传工具。

客观上讲,这不是什么新奇的概念。齐格蒙特·鲍曼在解释古今知识分子身份差异的时候,就指出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的身份开始从“立法者”向“阐释者”转变。在“阐释者”这个维度上,人文科学的确有“阐释”现实的功能,但这并不表示人文科学唯一的价值就在于此。

之前看到某乎,有个高赞答案说:

真正的纯人文学科,英文叫humanities,比如文学、艺术、宗教(注意不是宗教学,宗教学是社会科学),在跨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很难直接横向比较,或者说,直接横向比较无法得出能获得广泛认可的结论。换言之,“中国人文学科多少年能赶上西方”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政治不正确的,它默认了中国人文学科的目标是追赶西方,是“以西为师”。这个帽子就很大了。当然我并不认为扣这种帽子的人是好人,也不认为中国的人文学科就应该“以西为师”。

这个说法有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将“科学实力”的比较转化为了“研究结论”的比较。

人文学科的研究结论很难跨文化语境比较,这一点毫无问题。但是,“科学”本身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某项具体的结论,而是一整套的方法体系。

比如说在文学这个看起来与科学关系不大的学科的研究中,如果你是科班出身的话,应该还记得在20世纪初的时候,中国文论的一个整体转型。比如王国维对于宋词的研究,就是在吸收借鉴了西方哲学、美学等学术体系的研究方法和理念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词学的重新阐发。鲁迅在成为作家之前,与他的弟弟周作人大量翻译了西方的文学、哲学等领域的理论著作,鲁迅本人也提出过一系列革新性的文学理论,这使得他后来能够在文学技法上进行大量的创新。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国外引入的一系列理论和研究方法,学术界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也有了很多新的成果。这些东西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历史研究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我不是历史科班出身,但作为一个爱好者,在看相关著作和论文的时候,也依然能感受到西方人文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历史研究的革新意义。它能够挖掘出很多被我们视为习以为常的或者被忽略的东西。

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当中国能在自然科学上全面赶上和超越西方的时候,人文科学离得也就不会太远。反之,如果你不认为中国只要“打败”了某个国家,自然科学就会自然而然超越他们,那人文科学也一样。

当然了,如同有些中医支持者在看待科学的时候,经常说“科学不能代表一切”一样。“科学”作为一种思维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的确也只是人类发展到如今阶段的一种思维范式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性。然而,如果不能在思维层面上提出超越科学的范式,那么在现阶段内就要接受“科学”是相对来说最合理的范式的事实。在这个基础上,人文科学的研究自然也要遵循科学的范式。

务必要注意的是,我在这里所说的是遵循“科学的范式”,而没有说遵循“西方的范式”。因为“科学”虽然诞生于近代西方,却并不能与“西方”划等号。理论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了解和学习“科学”,这个东西并不是被“西方”所定义的,我们同样也可以拿来用。这就好比说,你可以讲“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体系是西方传过来的,但你不能说“马克思主义”背后所代表的人文社科研究的“科学体系”是西方的。

总的来说,广义上的“人文科学”或者说“文化”这个东西,虽然难以有明确的衡量高下的标准,但他本身是分高下的。今天我们说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指的是尊重不同文化的生存权以及该文化下的人的人格平等。这就如同我们说要“尊重劳动者”,这个意思是说不同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普通劳动者并不比亿万富翁低贱,但你不能因此说二者的知识水平、能力不能对比、不分高下。同样,指望依靠武力、生活水平等的超越,就可以自然而然完成文化领域的超越,也是一个非常幼稚的想法——单纯论生活水平,澳大利亚的人均GDP超出法国近50%,但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和贡献度,澳大利亚可以说连法国的边都摸不上。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本身,“中国人文科学多少年能赶上西方?”,这个问题其实本身是没办法回答的。因为如果说科技领域,还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长远的筹划进行弯道超车的话,那么人文科学这个领域,既没办法通过砸钱砸出突破——典型的就是经济发达但原生人文思想不足的美国——也没办法通过所谓的“科学规划”搞出真正有创新价值的成果。人文科学领域的进步,可能往往是先用了100年的时间从1走到100,然后突然某个时间节点再从100涨到1万,之后再从1万涨到1万100……如果能给这些东西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表的人,那基本就可以说是纯粹在忽悠人了。

但无论如何,就算对人文科学没有太多的了解,至少能记住“拳头大不代表有文化”这个常识,也足以能抵挡住很多基于民族主义情绪的忽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