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豹Ⅱ、M1系列、挑战者系列和T-80系列的总体结构设计

【本文由“星辰大海路上的腹黑兔”推荐,来自《西方与俄主战坦克性能指标》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朔风
  • 我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大毛T系列坦克那样的小身板,能有和“豹2”、A2等不相上下的穿甲和抗穿数据指标。

那要涉及到装甲材料、装甲结构以及被弹面积等总体结构设计的事了。

豹Ⅱ看着厚实,其实是靠空间换反应的多层间隙装甲结构;M1系列和挑战者系列的乔巴姆结构吹得很响,但还是多层硬抗原理,而且作为缓冲的衬层质量和厚度都减不下来;T-80系列的约束型碳化硅管阵大倾斜装甲结构反而是最先进的,不只是利用材料消耗穿甲弹芯的能量,材料散碎后还能对弹芯有二次挤压破坏作用。

再加上T系列追求最小被弹面积的总体设计,使得T系列达到了比美德英坦克轻10+吨防御力反而更强的倒挂形势。其实苏式坦克在1986年以前机械性能都是强于北约的,只是苏联解体使之失去了不断改进的机会,更别说后来的信息化革命了……

(中国现役坦克防御能力总体是师从T80系列,但从99/96开始增加了德喵的精密反应结构、鹰家的电探硬杀伤的发展概念,以及对顶攻的防备……算是90年代东西方装甲概念的综合运用吧。

别人设想,我们实现。)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