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名媛蔡天凤遇害案值得追踪

2月21日,香港名媛蔡天凤遇害案以极端残忍、惊悚的“亲密谋杀”因子震惊网络,也延宕海内外,引起热议。

 

500

 

 

同样,也引起相关媒体传播伦理的讨论,耐人寻味。

 

500

 

坦率地说,纯粹以所谓“猎奇”、“恶趣味”批评部分媒体及观众对此案的关心和关注,或许有失偏颇。

 

什么是道德的传播伦理?还需与时俱进,全面、动态、准确评估,综合衡量。

 

人类社会是以亿万有思想、有创造、有执行能力的独立个体交互杂糅一起而存在的。

 

能否可持续长期存在、发展?完全有赖坚固充分的理性道德文明,科学健全的法律规矩秩序。

 

核心就是千变万化的人心与人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浩瀚如海洋。需综合运用部分传播技巧观察分析部分恶性案例,以案释法,以案宣道,教育、警讯更多群众。

去芜存菁,不应讳疾忌医。

 

比如,关于死刑的废留,目前在全球各国都是一个见仁见智、讨论很热的话题。

 

对于死刑的规定和意义,基本很难用宽恕、报复性惩罚来简单否定和褒贬。

 

像美国等一些原已废除死刑的国家,也考虑重新恢复死刑。

 

在中国,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暴力犯罪历来是刑事审判打击的重点。这对于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无论是其法律公平效能、还是社会政治意义都十分重要。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何莉在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表示,人民法院毫不动摇地依法严惩严重暴力犯罪,特别是对残害老幼妇孺、滥杀无辜报复社会、因琐事制造“灭门惨案”等罪行极其严重、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的,该判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

 

500

 

 

众所周知,中国香港与内地的刑事法律有很大不同,它是没有死刑的。

 

在蔡天凤被害案中,根据警方公布及媒体报道出来的消息,涉嫌杀害蔡天凤的疑凶一家表现可谓极端恶劣。

 

不仅作案时内心疯狂、手段残忍,碎尸烹煮,毫无人性;而且落网后也极度嚣张、极不合作,拒不交代被害人尸体其余残肢下落。

 

500

 

 

更夸张的是,嫌犯邝球聘请多名律师为自己辩护,竟然还开口要求蔡现任公公老谭家帮忙支付律师费。让人目瞪口呆。

 

邝球作为一个熟悉、精通香港法律的前警官,为什么能够如此嚣张冷血?或许就与他知道部分法律结果有关。

 

综上,

 

人性千头万绪,人心是一个无底之洞。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这样那样的典型案例,透视极端人性之恶,充分剖析、理顺其中的法律伦理逻辑,维护更多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确保社会有序运行、可持续发展,当然也是媒体应有之责、传播伦理应有之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