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数学等学科没我们想象的那么不重要,英语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第一弹]

这篇文章是从每一门学科本身的意义角度来看英文权重调整的必要性 。

经常有人会拿英语和语文数学等做比较,说这么多学科花了那么多时间毕业以后还不是大多还给老师了,来说明英语一样重要,不该降低权重。其实问题的根源是我们忘记了这些基础学科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

  语文的首要目的是识字,消灭文盲。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新中国的巨大成就。

  语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独立思考。这一点基本被忽视,也被压抑住了。结果是大量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一边是让他用中文当众做个主题演讲,往往脑袋空空,什么也讲不出来。另一边花大量时间学习却是哑巴英语,还得硬着头皮继续学。(其实作文本应是帮助我们独立思考的极好工具,可惜沦为需要我们每次讲套话,编瞎话的应付交作业的负担。)

  语文更深层的意义还是文化传承,国族认同,意识形态的载体。 [感谢Napalmman的提醒]    

【数学】

  说数学没用的人显然自身也是受害者,

  数学首先学了加减乘除了至少可以开始做生意不被骗了(小学水平就够了)

  初中、高中的数学重要的是训练培养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这样做事情才不会不靠谱,不会凭想象、拍脑袋做决策。写文章、思考才有条理,逻辑严密。

  更别说数学是许多大学以上的众多学科的基础。

【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这两句话足以说明历史的重要意义。

  可惜我们的历史课沦为了年代、人名、事件的死记硬背不归路。

【地理】

  开阔眼界与胸怀的必备(要是给历代皇帝看到世界地图,他们还会自认为天朝上国,四边皆是蛮夷么,还会简单的禁海么?)

  地理也是军事家,外交家的必修课。地理还是做生意者,探险者的指南。

【物理化学】

  大学对应专业的基础且不多说。

    物理化学生物是常识的重要组成。有人说,你可以没有学历,但你不能没有常识。有了常识,以后至少就不用交太多的智商税被人收割了。

【英文】

  英文其实应该是一个能力或工具,而不是一门学科,属于只有熟能生巧才能掌握的,和书法,弹琴,歌唱,武术一个性质,讲究的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段时间不用就必然会生疏的存在。

  作为中国的学生 ,英文不作为母语教学,它就没必要承担消灭文盲、独立思考能力的重任,有语文就够了。那英文在语文边上就定位重复了,这时只要能表达,会交流就行了,真正思考的载体还是用中文。有人硬要说可以用英文思考,我估计九成九的人做不到。

        有些家长和学生会纠结于英语不再作为一门学科而是工具和技能的说法。好像单词,语法,文章,英语语言史,英语文学这一套完整的结构足以证明英语应该是一门完整的学科。但这根本不是学生和家长们真正要的目标。也不是支持英语者宣传的价值。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流利口语,是和老外顺畅的交流,是能在国外无障碍的生活旅游。而这些都是像技能一般反复应用出来的,而不是学习或搞研究出来的。极端情况下,你要是真拿到一个英语专业博士,出国留学都没学校要你。真正所谓的英语学科的尽头是研究莎士比亚原文之类的领域,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是你想要的么?

        英语想要作为一门学科占据重要的地位的唯一机会是抢占语文的位置,抢占思考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否则,对所有的家长和学生来说,他们想要的英语就是工具和技能。

        而作为工具的英语只应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学”出来的。

  于是英语事实上成了类似艺校生,体育生一样吃天赋的能力类学科。而不同性格、天分的学生掌握英语的效率可以天差地别。比如内向者不爱说话,不善言辞,连中文一天都难得说几句,更何况是英语了,学习英语大多是事倍功半,许多理工科学生,都是如此。而外向者,或另有语言天赋的人,往往不论学什么一门方言或外语都比别人快的多。这种先天的差别绝对不应该忽视了。

  所以英语教学在我们国家这么多年却培养出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哑巴英语,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在英语作为教学的本质上搞错的结果。

【小结】

 一,语文数学等学科没我们想象的那么不重要,英语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二,英语作为外语更像是一个工具一个能力,而不像一门学科,和其他的主要学科比较起来,权重不该保持那么高。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衍生阅读:

望以后的中华民族,为异族搬梯者,能少一点,再少一点[第三弹] 评论 54 国际

英语作为不友好势力的母语还能再继续做我们的主科么?[第二弹] 评论 130 国际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