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chatGPT"

问: 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chatGPT,为啥感觉欧美的AI比我们的强?

转载自陈怡然微博,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你把AI想象成一个小孩。

欧美的AI属于精英教育路线,出生以后家里就一路砸钱供他读书读到博士,等到毕业之后,一出场就王炸,惊艳全场。

中国的AI属于功利教育路线,出生后就接受生存教育,养到15岁就开始逼着他想办法给家里挣钱,学习的都是如何市场化的技巧。

所以你看到谷歌的围棋,波士顿动力的机器狗,到现在的chatGPT他们都有同样的三个特性:

1. 默默烧钱,蛰伏多年

2. 一鸣惊人,出来都是王炸

3. 靠技术基建挣钱,基本看不到直接盈利的模式

再看我国,2014年我在百度度秘团队(小度前身), 机器人刚学会基本对话,就开始找盈利场景。于是出现了小度AI和其家电衍生物。18年加入阿里达摩院,对话机器人刚能说话,就转向阿里小蜜客服机器人。无人驾驶刚学会再开放道路上低速行驶,只会固定的认路认障碍物,就开始搞无人车配送。22年加入字节,又是NLP搞机器人客服。说起来我在中国最顶尖的三家公司搞AI都搞了十年了,其实每个公司都是两三年左右,同样的事情重复了两三遍。产品刚有雏形,技术和产品就被迫为业务目标服务。

前不久chatGPT爆火,不少咨询公司找我做分享,他们并不关心中国现在的技术到什么层面,中美最大的差异在哪里。他们的问题依然是AI怎么赚钱,有什么业务机会。

现在中国的AI从业者面对老板/投资人的处境,就像一个从村里走出去求学的小年轻,他每经过一个路口,就有一群大爷大妈,怼着他的鼻子问”咦~读书读博士花这么多钱有啥用咧~能挣钱不~还不如牛二娃去厂里打螺丝~三年就给起了新房子!~”

你问,为啥感觉欧美的AI比我们的强。出于业者的自尊心和对行业的维护,在公开场合我会说“中国的AI更倾向于业务应用和商业化的能力。”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内心的声音是"人的命运在子宫里就决定了,机器人也不能幸免“。

热门评论 1

  • 说几个chatgpt的槽点:
    1.chatgpt的基础算法是google最先搞出来然后开源的,google为什么没先推出chatgpt这样的服务呢?显然是看到了赔本的前景
    2.openai是个初创公司,比起google这种互联网霸主,有本钱可以挥霍不同,如果初创公司不能让天使投资人看到未来赚钱的希望,那它关门大吉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搞一个噱头是最佳选择,实际效果就是chatgpt这个噱头目前看是成功的,赚到吆喝了,微软直接下场收购接盘还要整合到bing中,其实这对chatgpt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还能倒逼google这样的行业巨头不得不尽快推出类似产品
    3.chatgpt是收费并且限流使用,用户不能像过去使用搜索引擎那样随意使用,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个是硬件成本太高,按照chatgpt自己给出的私人搭建的硬件需求是需要大约800G的AI内存,这大概需要10张A100,成本之高可见一斑,二是太多的人同时发起搜索需求,目前的硬件未必带得动那么多并发需求,所以只能制造使用门槛限流,再具体点说网上一些分析是chatgpt的一条搜索成本大概是google的传统搜索的7倍
    4.openai在被微软收购之后,微软就宣布下代产品不再开源,只自家用了,微软什么尿性大家都看得到了,多少有前途的未来行业霸主往往都是在发展的中期自闭而倒下的,3dfx、myspace都是曾经的经典案例,chatgpt会不会是下一个还真不好说呢
    5.基于分布式的开源chatgpt已经出现了,对用户的硬件需求极低,最低据说1.6G显存就可以跑,而未来会不会出现专业的AI卡还真不好说,NV如今虽然牛逼哄哄,但是未必不会在细分领域被淘汰
    其实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比较明显,当年寒武纪AI芯片还不是叫得响亮,但是今天还有几个人记得?AI迭代速度极快的今天,中国面临的其实是硬件软件两方面的发展需求和困境,但是我相信聪明的中国人会选择出最利于中国发展的道路的,AI不是什么天顶星科技,它实际上是一种效率工具,是手机和智能手机之后最可能改变大家生活的产品而已,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视而不见😋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7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