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28日凌晨,一场收复老山主峰的战役即将打响
【本文由“xshow”推荐,来自《都是“插上胜利旗帜”,只有《无名烈士老山插旗》才称得上真正的战地实拍照片》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1984年4月28日凌晨,一场收复老山主峰的战役即将打响。
早在那场战役之前,何天华就由于作战勇猛,被选入了突击队。那天,他和战友们已经在山脚下的灌木丛中潜伏多时,一直在等待进攻命令下达的那一刻。
何天华说,老山是热带雨林气候,它不光山高坡陡,地形复杂,而且还潮湿闷热,地上又多毒虫爬蛇等。而他们往往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一趴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不过,由于他们怀着为国立功的强烈愿望,因此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在我军向越军占据的高地发起炮火攻击后,何天华和战友们跟着副连长张大权一跃而起,迅速冲向主峰。
在这之前,张大权已经向战士们布置了作战计划,他们将采取隐蔽接敌、秘密穿插、侧后攻击、速战速决的手段,抢先夺取主峰,再配合主力部队歼灭守敌。作为旗手,何天华必须尽快把红旗插在主峰的山头上,以鼓舞战士们的斗志。
在隆隆的炮火声中,何天华和战友们很快就拿下了越军的前哨阵沿21号高地,随后他们又一鼓作气攻下了52号高地。
当时,在张大权的指挥下,何天华等人一边对越军进行火力压制,为其他部队争取进攻的机会,一边继续向主峰靠拢。
然而,就在他们将要冲上主峰时,却发现实际的地形,和地图上显示的有差别。原来,在地图上主峰只有一个山头,但当他们攻下山头后,却发现老山的主峰居然是由两个山头组成,中间还有一段100米宽的凹地。并且他们占据南边山头低于越军占据的北边山头。也就是说,越军完全占据了地理优势,可以居高临下,用火力压制他们。
显然,要攻下主峰,还得再把北边山头拿下来!
尽管面临的困难很大,但在张大权的率领下,何天华和战友们仍然毫不犹豫地冲向凹地,准备向北边的山头发起进攻。然而,在越军疯狂的射击之下,冲锋在前的7名战士全部阵亡。这时,南边山头没有被剿灭的残余越军,也从暗堡和掩体里钻了出来,对他们发起了火力攻击。很快,又有4名战友壮烈牺牲。
处在凹地的我军,前进非常困难,但回撤也一样非常艰难。此时,何天华和战友们已经杀红了眼,大家一边高喊着“死也要死在主峰上”,一边继续向北边山头冲锋。
为了阻止何天华和战友们的进攻,越军都把机枪对准了这支队伍,一时子弹和炮弹像下雨一样落了下来。由于没有掩体隐蔽,何天华和战友们都有不同程度地伤亡。比如副连长张大权就被一颗子弹击穿了左手腕,但他顾不得包扎手腕,就用右手夹着机枪,把机枪架在左手臂弯,继续向北边山头冲去。何天华的左手臂也被一块弹片击中,鲜血直流,但他顾不得多想,就跟着张大权向前冲。
好在这时候,4连和7连已经顺利地从两翼向北边山头包抄过来,加入争夺主峰的战斗中。眼看着一道道防线被我军击溃,惊慌失措的越军,一边收缩防御阵地,一边利用明碉暗堡和坑道继续负隅顽抗,火力也更加凶猛。尽管突击队伤亡惨重,但眼看着就要攻下北边山头,不少战友身负重伤,却仍然在顽强作战。
这时,何天华不仅左臂受伤,身上也多处受伤。当时,他的战友2排5班副班长罗仕忠和他距离最近。看到他受伤严重,罗仕忠在抗击越军的间隙,劝他下去,别继续作战了。但何天华想到自己的任务,怎么也不肯在最关键的时候离开炮火隆隆的战场。
何天华说,那场战斗非常惨烈。他看到张大权在冲锋的过程中,先是被子弹打穿了左手腕,接着腹部也被子弹打了一个窟窿,肠子随着鲜血涌了出来。张大权只用三角巾作了简单的包扎,就继续往前冲。可惜的是,就在张大权将要登上山头的那一刻,因头部中弹,最终壮烈牺牲。
除了张大权,还有许多战友都在那场战斗中阵亡了。看到鲜活的战友们一批一批地倒在战场上,悲愤成了何天华和其他活着的战友们前进的力量。大家高喊着“为战友们报仇”,奋不顾身冲向敌人的明碉暗堡,把手中的手榴弹扔进洞中……
何天华说,罗仕忠是第一个冲上山头的。紧接着,他也冲上了山头。然而,由于左手臂受伤严重,只得用右手把旗杆插在山头上,但由于山头上的土很薄,根本插不稳,所以他只能用受伤的身体作为红旗的支撑,把红旗插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