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果然队友还是在远方时比较可爱

作者丨木马君

  木马爸爸从大年初三就去德国出差了,我和小木马留守国内。

  在上海送走木马爸爸的那天,我们陪他去了浦东机场。这两年因为疫情,大家都对“说走就走出远门”这件事缺乏经验。

  木马爸爸一路既兴奋又紧张,期待中夹杂着失落,想到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可以吃到正宗的碱水面包和炸猪排,他是满怀期待的。但是一想到要一个人出远门,在酒店住三四个星期,他又郁闷了。

  他撇着嘴,自哀自怜说:一会儿我可就要一个人飞走了哦。

  我拍着他的背:没事儿的,三四个星期一眨眼就过去了。

  他不甘心:可是你们都不在,一个人住酒店好可怜呀,我会睡不好。

  我:。。。。。。

  (看不出来吧,人高马大的木马爸爸,居然也有这样撒娇的时候。)

500

  他是深夜的航班,确认他顺利到达指定登机口后,我和小木马就火速从机场打车回酒店了。

  在出租车里坐着的时候,我心里完全没有难过不舍的情绪,小木马全神贯注地玩他的小汽车,我则掏出手机,上下翻着某团的页面,我和小木马晚饭还没吃呢,外卖赶紧点起来!是水煮鱼好呢,还是红烧肉?

  不好意思,我们中年妇女就是这么没情调,工作要做,孩子要养,生活这么忙,哪有那么多风花雪月的情绪。

500

  突然想起好多好多年前,第一次谈恋爱,男友因为放暑假回了自己的家乡,我们有几周见不了面。

  不过是隔了几个城市的距离,不过是一个短短的暑假,那时却感觉那是天崩地裂似的人间悲剧,觉得每一天都很难熬,日记本里写满了酸臭冲天的句子。

  现在想想,年轻时果然荷尔蒙旺盛,也许正是因为生活里没有别的烦恼,才有这么多精力去制造drama。

500

  木马爸爸不在的这些天,我开启了痛并快乐着的“单亲妈妈”生活。

  一开始我心里有几分雀跃,终于没有人因为各种吹毛求疵的小事而在我耳边碎碎念了,耳根清净,想咋地咋地,我愉快地畅想着。

  不用纠结小木马是否晚了十分钟上床,

  也不用太在意他是否吃饭时姿势不好,

  更别提,地板不够锃亮,沙发上多了件衣服,也没人因此而抓狂了。

500

  木马爸爸是个德式处女座加中度洁癖患者,我们家有很多条条框框,现在他不在,我可以随心所欲了吧。

  然而十几天过去了,我想象中的自由散漫生活却并没有发生。

  前几天,一个朋友来家里聊天,她进门一看,发出感慨:哇,你家好整洁啊。一个多余的杂物都没有,家徒四壁,和我以前见到的德国家庭一模一样。

  借着她的话,我审视了一下家里,确实和木马爸爸在家时一样,虽然那个吹毛求疵的人不在家,但是很多事早已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

  以前我常常抱怨他的德式洁癖,但是这些年互相磨合,也在互相改变着对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习惯也成为了我的习惯,他的标准也成为了我的标准。

500

500

  木马爸爸不在家的日子,我一个人带小木马。

  一想到平时每天早晨的那一阵兵荒马乱,木马爸爸就忍不住担心,我一个人会不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赶不上校车?

  会不会周末无聊至极,母子俩在家拌嘴,抑或是看太多电视?

  木马爸爸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在育儿这件事上他的参与度非常高,他总是周全地安排小木马的衣食住行,他会在周末带他出门兜风运动。

  因为有他的分担,小木马的有些事我就不必去管,因为爸爸会管。

  木马爸爸去德国后,我倒也没有掉链子。

500

  既没有早晨匆忙出门丢三落四,也没有晚上多看电视耽误睡觉。周末我甚至坚持带他去上舞蹈课,让他有一些运动量。

  晚上和木马爸爸视频,我骄傲地说:

  你看,我们俩在家可好了,没有拌嘴,母慈子孝,每天晚上我们7点就准时上床了呢,比你在家时更自律哦。

  木马爸爸欣慰地竖起了大拇指。

  这段一个人带娃的日子,我常常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点微妙的变化。

  以前我可以松弛懒散,现在木马爸爸不在家,因为知道没人可以依靠,心理上自然而然地就担起了全部的责任,对很多事都更上心了。

  白天不能给娃看电视,回家后要洗手换衣服,晚上7点半前要睡觉,周末多出去活动。。。

  仿佛一瞬间,我就理解了木马爸爸平时的吹毛求疵。

  以前我常常吐槽他太过焦虑紧张,现在才理解,因为他是那个主动担起了责任的人。

500

500

  我平时向来是个路痴,特别是一群人一起出门时,我常常完全失去方向感,根本不记得自己走过的路。

  反正只要跟着其他人就好了嘛。

  但是当我二十出头一个人去西班牙时,那是人生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国际航班,从南京到法兰克福再到马德里,路途遥远又陌生,我却突然脑袋灵光起来,在偌大的国际机场里穿梭奔走,完全不会走错。

  因为知道没人可以依靠,所以会突然变得警醒又独立。

500

  这样一想,家庭里的生活也是这样。

  很多事并非我不会,而是因为有人去操心了,有人会带路,我就放心地进入了“路痴”的状态。

  婚姻里常常是这样,一个人焦虑孩子的学习,另一个却非常佛系,说:有什么可焦虑的嘛,你放松点。

  这时,为了孩子学习而殚精竭虑的一方往往不会放松,反而气得要吐血:你不仅不帮我,还在这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那个佛系淡定的人,可能是因为知道有人会操心,所以才能这么舒适放松。

  而那个焦虑紧张的人,也许是默默地担起了大部分责任,才会无法淡定。

  这样一想,突然觉得木马爸爸变得可爱起来了。

  晚上和他视频时,我说:

  盼着你赶紧回来,家里还是有你在时更好。

500

  这些天,我们每天早晚都会视频,木马爸爸絮絮叨叨,事无巨细地汇报他在德国的衣食住行。

500

  他有时撒娇,委屈地说道:一个人在这里,真是蠢透了。你们不在身边,我做什么都没意思。

  他每天数着日子,告诉小木马,还有几个晚上,爸爸就可以回来了。

  我有时感慨,已经过了七年之痒的我们,还能保持这份亲密,也算难得。

  有多少中年人在婚姻里成了睡上下铺的兄弟,疏远冷淡,除了柴米油盐,再不交流。

  而我们家这份依赖和“腻歪”,也完全是木马爸爸的功劳,因为他一直非常重视亲密的家庭关系。

  这些年,跨文化的家庭里,有很多的磨合,有时哭笑不得,有时郁闷气馁。

  也有很多次,觉得这个人的方脑袋,真是不可理喻,累觉不爱。

  但是如今回头看看,也恰恰是他的吹毛求疵,认真执着,才塑造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

  中年人生活忙碌,难得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如果在婚姻里,只是固执地守着自己的立场,便容易互相怨怼,渐行渐远。

  木马爸爸不在家的这段时间,让我有机会换位思考审视自己的生活,一番自省之后,抱怨少了,感恩多了。

500

  平时写文写到木马爸爸,总是吐槽居多。今天一看,竟然都是夸他的,实属罕见。

  果然,距离产生美,队友还是在远方时比较可爱。

  等木马爸爸回来了,我再继续开启吐槽模式吧,哈哈哈。

500

点击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