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怎么不好笑了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娱乐圈失踪案之——

黄渤去哪了?

昔日顶流,始终刷不到观众的存在感。

新剧《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豆瓣4.5。

贡献出又一个东八区式YY男主。

贤惠老婆伺候,美艳前女友惦记,年轻实习生投怀送抱……

男人四十,难啊!

500

收视率也是跌到路都不见。

500

当然黄渤不会“失踪”。

翻开作品表,你仍然能看到许多眼熟的电影名。

但就是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黄渤在里面演了啥?

或者……他真的演过这部片吗?

500

时间倒推回2014年,黄渤搭档星爷,《西游降魔篇》拿下票房冠军,新一代喜剧之王冉冉升起。

在那段时期,黄渤的电影还有陈可辛的《亲爱的》,老搭档宁浩的《无人区》和《心花路放》,以及牵手女神林志玲的《第101次求婚》……

奇幻,喜剧,爱情,全面开花。

有媒体直接问:

你能超越葛优吗?

在当时看来,这样的期待似乎马上就能兑现。

而今天,“下一个葛优”我们还要等待多久。

01

对比黄渤和葛优,的确能看到许多重合点。

都是国民笑星。

都演技过硬。

一个是“第五代”的最爱,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姜文之间,葛大爷无缝切换,自由流通。

一个玩转“第六代”,管虎、宁浩,谁用谁说好。

葛优演过《活着》。

500

巧了,黄渤也演过话剧版《活着》。

500

△ 搭档袁泉

如果说葛优代表的是京派小市民,平凡中带点优越,嘴贫中又有点深刻和深情。

500

那么黄渤的出现,更像是这个世纪前十年互联网的文化面貌。

更草根。

更恶搞。

2006年,现象级国产喜剧《疯狂的石头》,大家都记住了那个操着一口山东话的盗贼黑皮。

也好奇起这位叫黄渤的演员,真的不是临时从工地拉来的吗?

500

因为独特的气质,略带喜感的长相和自然的演技,黄渤很快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王者赛道。

北漂的经历让他自带一份草根的韧性和小人物的活泛。

500

而早年作为摇滚圈人士,他身上又带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叛逆与疯狂。

500

毫无疑问,与宁浩的黑色幽默有着绝佳的适配度。

2006年到2009年,两部《疯狂》系列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让宁浩和黄渤从名不见经传,迅速跻身业内前列。

黄渤红了,但是有一个问题——

他太定型了。

丑角,谐星,一说到他观众脑子里自动出现荒诞的搞笑形象。

很长一段时间的残酷事实是,一个演员身上的喜剧标签太醒目,是不太容易受到认可的。

这时候,黄渤得到了一个更能证明自己演技的机会。

老朋友管虎导演的《斗牛》。

这部电影成了一场黄渤的个人表演秀,也让他拿下金马影帝。

黄渤的表演,已经脱离了喜剧表演的框架,显示出深厚的功力。

大家突然发现,大银幕上的黄渤除了能让人发笑之外,还能如此高能地挑动大家的泪腺。

500

而这个角色更大的难度在于,大部分的时间里,黄渤只能和一头牛演戏。

如果之前黄渤演戏更长于自由,那么自此他学会了更重要的一课,控制。

牛自然是不会好好配合人的,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一日日和牛相处下来,吃尽了苦头,也突破了自己。

其实《斗牛》那个戏

是突然告诉了自己

控制的重要性

你要控制跟牛之间的关系

脑子其实一直在角色里边

理性感性中间来回跳跃

500

那时的黄渤很幸运。

尽管成名晚,但成名后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一是能碰到丰富的角色来跳出舒适区。

二是演员能够得到的资源与认可,来自整个华语电影圈。

2013到2015年间,黄渤大概是内娱最风光的男演员。

票房高,质量也不错,各个类型都能驾驭, 黄渤大有接班葛优之势。

500

500

△ 葛优牵手舒淇,黄渤抱走志玲

除了喜剧和演技。

黄渤的人气还来自于他呼应了当时时代的一个主题——

逆袭。

屌丝渴望逆袭。

草根出身,个子不高,长得不帅,不是科班,但凭借着努力和实力登上顶级男星的宝座,从谐星进化为国民影帝。

在那个尚还相信无限可能的时代,黄渤成了最佳代言人。

试想一下,在15年左右电影行业急速扩张,攻占广大乡镇的过程中,还有比黄渤更加合适,更能扛票房的演员吗?

2014年,黄渤第一次登上春晚。

他穿着连体工装,独唱一首《我的要求不算高》,歌词满满都是梦想。

500

于是也就是在2014年《心花路放》的记者会上,记者问出了那个非常梦想的问题:

你能超越葛优吗?

02

今天我们更容易马后炮地说一句:

难了。

论国民度,个性与星光,商业价值,巅峰期的黄渤都可与葛优一比。

可追不上的差距就在,他们是从不同的跑道上起跑的。

刷国民度的作品,葛优遇上的是国产情景喜剧的高峰之一《编辑部的故事》。

拿奖项的作品,葛优遇上第五代的创作创作巅峰期,凭借《活着》成为亚洲第一个戛纳影帝。

1997年,葛优又遇到了演艺生涯最重要的另一位导演,冯小刚。

《甲方乙方》,当年以3600万票房夺得年度中国电影票房冠军,重振了好莱坞冲击下国产电影行业的信心。

葛大爷的嘴里蹦出的金句,连带着他的形象一起,历久弥新。

500

500

在冯小刚的贺岁喜剧最受欢迎的时代,男主是被葛优承包的。

他就像中国观众过年必见的亲人,成为贺岁档的标志。

演员是被动的工种,一直在被选择。

被导演选择,被市场选择,更多是被时代选择。

“超越葛优”。

黄渤当然接不住这个话。

面对记者挖的坑,黄渤是这样回答的——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人家是创时代的电影人,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对这个不敢造次 。”

500

是高情商,但也挺真诚。

黄渤称葛优是创时代时期的电影人。

是的。

中国电影九十年代的艺术探索期,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市场化探索期,他都占据过重要位置。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会再有。

等到黄渤成名的时候,就算再遇上张艺谋,当时的张艺谋在干什么?

大概在《三枪拍案惊奇》。

500

但黄渤无疑是顶尖的。

于是他遇上的是他的时代里,最顶尖、创作力正当时的一批导演,比如宁浩,管虎。

2014年回答记者时他大概坚定地相信。

虽然不会再有开天辟地时的大有可为。

但这是个满是机会的时代,也是个能容下各种不同光芒的时代。

03

后来,我们逐渐忘记了黄渤超不超越葛优的问题。

因为关注点,逐渐从黄渤身上转移了。

2019年,或许可以称为“沈腾年”。

他一人两部春节档上映,《疯狂的外星人》和《飞驰人生》。

在双男主的《疯狂的外星人》里,黄渤演得不可谓不卖力,但这个草根的耍猴艺人,却没有黑皮那样的鲜活和搞笑。

反倒是沈腾一句“毁灭吧”成为全片最强记忆点。

500

于是在这场两个“喜剧之王”的合作中,有观众高呼——新王当立。

那个让人熟悉的黄渤去哪了呢?

原来,他已经不“疯狂”很多年。

不可否认,这些都能给他带来好人缘——

高分综艺《极限挑战》《忘不了餐厅》。

500

500

公开场合,他是高情商代言人,好好先生。

500

他还是各种电影里,典型的“中国好人”

《夺冠》,观众调侃彭昱畅长大就成了黄渤,憨厚可爱,但在巩俐角色面前被压制得完全没有存在感。

500

《我和我的祖国》,他是敬业认真,无私奉献的旗杆设计师。

500

《穿过寒冬拥抱你》,他是疫情期间善良勇敢的快递员,志愿者。

500

但看到了没。

当黄渤突出一个“好”字的时候,他好像就离一个真实的角色越来越远,变成了一张裱在玻璃框里的奖状。

黄渤依然亲和,依然在努力贴近平凡。

但曾经触动过观众的那种平凡中,通常带着社会的污垢。

无论是“黑皮”还是“黄毛”。

500

500

无论是杀手还是农民。

500

500

和他后来的角色相比,一目了然。

500

黄渤不知道吗?

Sir觉得黄渤可能比谁都知道。

喜剧是一种残忍得不留情面的艺术,喜剧演员通常更敏感,也更有危机感。

所以赵本山会在春晚后因小品质量抹泪。

500

所以沈腾也会演到厌烦,王晶说他“想死”。

500

黄渤呢。

他同样不甘于被限制。

看过黄渤导演的《一出好戏》,你会知道这不是一部仅限于喜剧的喜剧。

500

是否超越葛优,或许不必纠结。

但可以肯定,黄渤绝对想要突破黄渤。

你能看到他很多的尝试,犯罪悬疑片《冰之下》拿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文艺科幻片《被光抓走的人》;还有那部等了好几年的,曹保平的《涉过愤怒的海》。

预告里黄渤的嘶吼,让人期待许久。

500

但这个阶段的黄渤就不太走运了。

上海电影节封帝之作《冰之下》至今没有公映。

《涉过愤怒的海》,影迷已经等了两三年还无消息。

奇幻大制作《封神三部曲》,也被压了好几年。

自从少演喜剧后,黄渤的片子不是上不了,就是很难有好剧本。

就连原本主场的喜剧,或许也不再适合黄渤了。

今天的喜剧电影市场是小品的天下,温情鸡汤的炖锅。

从黄渤脸上带着泥垢的黑,变成了贾玲脸上喜庆的暖黄。

不再有辛辣的讽刺、乖张的叛逆,荒诞的真实,幽默背后的残忍。

那么黄渤初出茅庐时的疯狂不羁就不再有用武之地。

甚至,以冯小刚和葛优为代表的,温和的庶民喜剧都消失了踪影。

今天的喜剧,还会在段子里探讨房价,讽刺房地产吗?

500

500

在互联网没有全面兴起的时候。

冯小刚的电影就是那个时候大众的银幕嘴替。

说得都是你关心的事,吐的都是你积郁的情。

葛大爷所幸到了功成身退的年纪。

那此时成长为中坚力量的中生代男演员们呢?

不光是黄渤。

当下的中国中生代男明星短板都非常明显。

商业价值当然不缺,票房屡屡刷新纪录,百亿影帝,二百亿影帝吹到嘴软。

高票房常有,但能留下的作品和角色呢?

沈腾至今未能撕下开心麻花的标签。

吴京自《战狼2》搭上主旋律的风口,被绑定在了“xx行动”里。

500

和黄渤情况更相似一点的,他的老朋友徐峥。

这些年他也在寻求一些更多元的机会。

去年主演并投资的小众文艺喜剧《爱情神话》,成为年度评分第二的国产片。

500

但18年时扶持新人导演文牧野《我不是药神》引发的现象级,怕是文牧野自己也无力再现了,他稳稳妥妥拍起了深圳奇迹。

当然,如今中国电影市场上最顶级的资源,仍旧是中生代男演员们的。

就像今年的春节档,女演员的存在感可以忽略不计。

但对于这些所谓的顶级男演员来说。

上的菜很多道,其实都可以归为一种——

催肥的碳水。

他们要么继续参与恢弘的商业票房大战,在每个重要的档期频频刷脸。

要么,或许只能是暂时地沉寂和消失。

在好莱坞,顶级演员们总是在追求商业成就和艺术成就的两条路上齐头并进。

一旦成为跛子,就会逐渐失去价值。

可在当下的内娱,这仿佛只能是一条单行道。

因为事实证明,只有前者是安全的,能够拥有畅通无阻的制作周期,最好的资源,最优质的档期,而不必遭遇太多未知的风险。

但有意思的是。

在葛优和黄渤取得巨大成就的时代。

中国电影的关键词偏偏是“冒险”“不安”

冯小刚拍《甲方乙方》 ,是因为和王朔成立的好梦影视公司接连遭遇重创,最后跟领导韩三平赌了一把。

宁浩拍《疯狂的石头》,多亏了刘德华的投资。

而当下,或许是个冒险成本最高的时代。

连带着黄渤的事业一起沉寂的,无疑还有他曾经代表的草根逆袭神话。

今年春晚,时隔八年,黄渤又一次登上了舞台,唱了一首《小哥》。

他穿着八年前一样的衣服,一样的跑步姿势,一时让人感到恍惚。

500

原来,已经八年了。

好像什么也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被困在时间里的黄渤,还能突围吗?

今天的这个问题。

比2014年的那个更难回答啊——

因为这根本不由黄渤来回答。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