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革命在中国搞不起来的本质原因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30266”推荐,来自《看似平常无奇的中国菜市场,竟然藏着一个“世界谜题”?|文化纵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超市革命在中国搞不起来的本质原因:

第一是成本。

国外超市将巨大的沉没成本,通过转嫁到货品单价的方式来降低自己的成本,再通过各种欺骗宣传来引导或者说诱导消费者。

举例:欧美超市里对蔬菜水果经常强调12小时/24小时保鲜期,当天蔬菜当天卖,卖不完直接当垃圾处理,对吧?

那么浪费掉的那些还能吃的蔬菜,算不算成本?当然要算!但是这个成本谁支付了?是消费者,而非超市。

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这个被强制添加的成本?

消费诱导或者说消费诈骗就可以做到。

通过媒体全覆盖式的宣传,强化蔬菜12小时保鲜概念,强调过期菜有害健康之类的观点。

这是非典型的心理学教化场操作。

同样,为啥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在警告中国的各种酱制品、腌菜、泡菜以及烟熏肉腌渍肉等长期耐储存食品是不健康食品,是高致癌物食品?

你那么耐储存,我的12小时健康概念怎么推广?我12小时健康概念推广不出去,我咋把该死的沉没成本转嫁到你中国消费者身上?

但是呢,中国消费者并不傻,而且中国消费者“自古以来”吃耐储存食品的习惯也比较坚固。

中国的菜市场,从头货到尾货,都有消费对象。菜市场的商贩浪费很小,因此沉没成本也就变得很小,所以就不需要把沉没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这就引发了第二个本质原因。

第二个是价格敏感。

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和消费者,对吃方面的价格还是比较敏感的。

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某某吃的东西成为“价格刺客”而被曝光。

在国外很少有这种情形。因为国外是强调阶级的。

你想去某某轮胎三星店吃饭——有预约吗?是我们会员推荐的吗?没有?对不起你不能进。

那么外国超市也差不多这个调调。

你看从最早的家乐福、宜家到后来的山姆店,它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强调阶级。

既然强调阶级,客单价高那才正常。

瑞幸咖啡能跟蜜雪冰城一个价儿嘛?

你花钱买杯瑞幸冰美式,出门一看人家蜜雪冰城大喇叭喊一杯冰美式只要9块9第二杯半价,你瞅瞅自己手里地小票——39.9,嗯,高人一等的赶脚油然而生。

如果说精致小资是通过价格来满足自己的高人一等虚荣心,那么菜市场恰恰相反,它缓解了普通民众对价格的焦虑。

盒马生鲜一斤虾要200,我在菜市场花80就能买到,不就是多转两趟地铁吗?不就是需要自己处理虾壳瞎须子么?我能节省120元,还能吃到1斤虾。

差别大不大?对于价格敏感的普通人来说,差别非常大。

其实即使价格不敏感,如果习惯记账的话,记上一年的账也会自然发现,逛超市和逛菜市场,产生的生活成本也会相差巨大。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