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异地医疗与报销一些感受
当前异地医疗与报销一些感受
因身体健康原因,这几天在广西桂林一家医院住院治疗了几天。
网上办理异地医保报销,其实非常方便,支付宝领医保电子卡,申请异地就医备案(6个月)分分钟办妥。住院交500元押金,出院前请主治医师写单,到出院窗口办理,报销的马上就报销了,付清不能报销的,我这次大约报销了40%。听医生说现在的趋势是耗材费用下降,但手术费用上涨。而且医生说那个微创等离子刀也不能报的,还有许多检查检验费用都是不能报的(磁共振1项,术前的有:肺部CT平扫、下肢DR、下肢彩超、心电、输血前9项血栓弹力试验、肝功能11项、血型鉴定、PT4项、血常规5分类、尿常规、大便分析),医疗那些东西,有好多框框、也比较专业,患者只能顺着医生来配合吧,医生稍微同你说说,然后让你签字按指纹印。这次手术还让我抽了一些血,说是以备后续可能自己要用,如果没有用,可能就相当于捐了。
住院前,门诊医生说只是个微创小手术,也就1万多吧,家属陪护照顾一天就好,但实际情况最少要陪护3天,费用翻了2倍多,除掉医保报销8000多,自己也付了约15000元。
手术结束后,那10来个小时,是人生至暗时期,麻醉药劲渐退,疼痛不适如潮水般涌来,浑身上下,就是不舒服,说不出的难受,整个晚上,感觉都没睡好,不停地翻身;第二天醒来,人才好了一些,摸摸衣服,似乎湿透了。身体好转,健康逐步恢复,心情也好起来了。身体好了,就嫌病房太吵嫌卫生环境等都不好,就想尽快出院了。
那家医院,在当地也是一家比较知名的、比较典型的三甲医院,医疗队伍和硬件条件也还不错,医护人员的态度与水平也是当地比较认可的。尽管如此,患者依然会在治疗中会碰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
下面这个呼叫器,支持触摸、呼叫对讲、还有一些要点显示。
办进出院的大厅,做了个图书角,书架上还真放了许多图书。
那间病房加我共4人,中间两个老人。一个糖尿病兼并发症患者,日常不能自理,整天躺着,夜晚睡不着,老吵,老自己拔管拔针,请了个护工,那个护工也给折腾得历害。期间看到患者孙子来了一次,患者儿子已去世,他的女儿也来过。患者整天吵着回家回屋里(湖北口音、到屋里回屋里,江西方言也是这样),家里还有老太太,听说身体也不好。另一个患者是退休的教师,在家时滑倒导致大腿骨折,在家里养了几天才来的医院,可能非常痛苦,一天到晚不时嚎叫,可能是痛得厉害。他也请了个护工,天天有家属来陪护。靠最里侧那个患者年岁不是太大,看上去是脚踝处损伤,基本能够自理,一整天霸着电视遥控器,不时地换台看电视,偶有家属过来探望。
病房内有了二个护工,偶有护工来串门,都是50-60岁的人,男女都有,工钱约200-300元每天。房间那两个是平乐县的,听他们说当地话,不同于桂林话,有些接近粤语的土白话,但他们会说桂林话。自然,桂林话好听懂,在当地通用。一个出外的人,总得会说几种话,比如,家乡方言,当地官腔,普通话。
现在医疗报销,那是方便了,但是,作为患者,总之,自己得有底子,医保报销部分,自己要付出的也不少。
每进一次医院,都类似于进行一场健康教育,还是重视这个机会的。每次进医院,都是增进家庭温情的机会,夫妻会更多些理解支持,也借此对小孩进行一些教育。
身体健康,最大财富。一个人,得有儿有女,还要自己有赚到钱存到钱,而且身体健康,幸福生活,才有保障。这些要素,缺了部分,人生都不完美。
生过病,住过院,才会更加理解人生吧。疾病对一个人的打击,比较大的,当一个人生活不能自理,人们才会深刻感觉到体味到,健康正常的生活是多么可贵。经历过,对病人的痛苦才会有一些共情,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