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民主和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到底区别在哪?
应该说,较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在研究西式民主制度和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的差异和各自的特色。虽然我是读经济学出身,但是很多东西放在国际政治的领域也是相通的。结合过去的文章,我更倾向于用中西对比来强调本文想要表达的重点——西式民主和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差异。
老实讲,西方的民主制度和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都有其较为悠久的历史大背景,当然现代化在东西方也都在进行,在政治领域也是一样,所以我们现在谈的是“现代化”之后的或者基础上的民主制度。
何为民主制度?除去那些次要的,民为主,人民当家作主——社会治理,国家发展等各方面的权利都得老百姓说了算,即使不是直接参与,也必须要以人民的共同福祉和利益为服务和努力的目标。
西方的民主究其根本从根源上更多的是强调了民治——大众必须要真正参与到各种事务的治理中,实际上如今的美西方正是把这种“形式上的民主”做到了炉火纯青,也就是说——大众被那些“披着民主”的程序化东西(投票,游行和示威)所“裹挟”了,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福祉,尤其是在政客们故意在社会制造了大量的撕裂和对抗之后——人们的“民主”实际上更多地转移到了“对抗”上——人们当然可以游行示威,投票,但是目的早已不是为了自己的真正福祉。人们看似“民主”,实际上早已经被彻底“控制”。
而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最大的特点和西方的差异就是西方人热衷炒作和诋毁的“一党专政”——用西方人的话就是“专制独裁”。西方人在历史上的的确确是被吓怕了,任何国家的任何一个国王但凡是上台后都可能会实行暴政,导致阴影太多的西方人在真正发达起来后先想着把权利不能集中到一个人或者一党的手中,这样是为了避免权力失衡,相互掣肘。当然,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好的,需要保持权利的平衡,保证权利得到约束等等——于是几年就进行一次大选,你方唱罢我登场,或是搞个在野党,执政党两者相互制约等等,具体的其他配套的权利制约的设计也都存在。但是问题是,强调制衡反而导致了权利的失衡以及国家发展目标的放缓以及内部的撕裂和对抗。权利实际上沦为了政治作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不是真正为了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福祉。在对抗上,美西方的制度实在是“集大成者”——各种抗议,抹黑,攻击大行其道,大众的的确确参与到了“民主生活里”,但是那根本不是制度设计之初的“初心”,如今走的越来越远。
我们从新闻上看到的,学术期刊上了解到的,当地人民真实吐露的,都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事实——民主成了党争,人们对抗的工具;而不是为了人民谋福祉。也许在西方民主制度下,由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西方社会确实发展迅速,如今成为了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领跑全世界,但是这个经济发展的结果到底和西式民主有多大关系,现在看真不好说。毕竟,如今来看,西式的民主制度正成为所在国很多问题的根源。我最近在关注美国总统拜登的国情咨文,很显然,自夸和诋毁抹黑对手共和党成了屡试不爽的手段,不仅如此,但凡是实行西式民主制度的国家,到底是从制度中得到了好处还是被西式民主制度“彻底困在其中”无法走上正常的经济发展道路?世界人民看的一清二楚。
而中国,由于从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就已经是中央集权制国家,即使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到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到今天,看样子那一套依旧凑效。可以这么说,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决定,西方那一套政治制度根本是不会存在,但是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一套权利制衡呢?当然,实际上,从基层官员的升迁和考核,再到权利的约束和监管,中国做的还是够合格。
实际上,根据我的个人观察和大量的文献阅读,中国当下的民主制度实际上不仅在尽最大努力保持自身的清廉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意志,最主要的是从根本上中西存在的这种对比,或者说从西方民主制度看到的教训和经验可以帮助或者说时时刻刻提醒中国共产党保持清醒和自我纠错,自我改革。面对美西方的打压和抹黑——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监督——中国的民主制度不仅要避免美西方社会里的问题,而且也要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特色的民主制度(我更愿意称之为更高级的,追求更优越的社会选择下的制度)。如今中国正在这么做,不管是从持续了那么久的反腐倡廉还是自我革新和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等等,中国的力度比美西方都大得多,决心和力度。
而对于美西方最喜欢的“民主参与程度”来说事,虽然美西方的形式主义做的“炉火纯青”,甚至也拿自己拿一套“要挟和审视”中国。但是不得不说,我们依旧有自己的一套制度设计和大众参与——不管是信访,网络监督,大众媒体等等,大众参与到了自己切身相关的事务上——而这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老百姓无需要担心领导自己的集体的颜色,意识形态,政策主张以及执政能力,因为中国民主制度本身就只有一个奋斗目标——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也就是说虽然依旧是家长式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个家长实际上现在越来越转移到了扮演信念核心和领航掌舵的方面——管理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且为了大众——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不管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基层自治,不管是党员的入选(学习,考核,观察),还是官员的晋升,我们有一套自己的严格的监管和考核机制,只有真正有能力的,有坚定信仰的才能进入管理团队。美西方社会的“素人政治”,金钱政治,游说制度等等,说到底很多杂七杂八的人都可以进入施政队伍,由于本身就不是走的纯粹为人民服务的特殊渠道,自然也培养不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客和管理者。而且现在最可悲的是西方那一套制度下培养出的或者选择的政客,公务员根本不是在为大众服务,而且为那些控制住大众和国家经济命脉的大财团服务。而我们的制度在刻意有别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因此是真正在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即使也会换届选举,但是人们的正常生活,社会的发展秩序和目标是不会受到政治生活和选举的影响——因为中国的民主制度下选出来的政府是一届接着一届政府干,而美西方民主制度下的政府是一届对着一届政府干,很多经济发展和规划都浪费在了党争和不同政治势力的内耗中。由于这一切是西方靠血腥的原始积累发展起来之后才真正实行民主制度,因此它们折腾的起,但是其他国家——非西方国家施行西方那一套就很难发展起来。
中国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民主制度,我们的民主叫做人民民主。我们不搞美西方小国家背景下的“多党林立,政治选秀”——我们由于具备超大规模的人口和地域,因此管理起来自然不能按照小国家那一套把戏来-人少的地方搞什么小团伙,少数服从多数是可以的,毕竟牺牲的确实是“少数人”的利益——但是这个情况放在中国绝对不可取,再少数放在西方的背景里也是多数。因此,中国的民主制度必须要尽可能考虑到每个人或者更多的人——所以我们不能实行任凭自己决定形成团体对抗的制度。
现在的西方民主已经彻底沦为骂战,抹黑,攻击,对抗的工具,很多设计之初用来平衡和追求良性发展的制度都流于表面——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否决而否决,西方的民主在我看来就成了斗气的儿戏,极为幼稚和不负责任。社会根本不存在什么团结和人民整体利益的那一套,社会陷于“无休止的政治内斗和社会内耗中”——街头政治,自由抗议,极端主义,思潮混乱,撕裂的族群和社会秩序,都是西方民主制度走到尽头的外显。
而反观中国的民主制度,讲得通俗点,“你必须讲理”——为什么反对?由于我们不存在西方那种制度上就存在缺陷的“看起来符合人权和民主”的“有自由反对和抗争的权利”——但是到头来,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美其名曰“行使自己的权利”——社会陷入一种“无序和动荡”。中国社会讲道理,发展目标统一——不会因为换一届政府就会出现对抗上一届的事情,相反,由于是绝大多数人共同制定的目标——任何一届政府能都必须要接着干,而且要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发展规划,这是良性的发展。中国的政坛是很和谐,目标很清晰,动力很足,良性有序的发展。而反观西方,社会动荡,政局动荡,口口声声为了人民发声,但是真到了民众发声的时候,政客们都是如何搪塞的呢?
我记得有句话很有名,说西方的政客从事的职业只是个工作,所以选几年就下去了,任何人都能上去,所以权利不会集中到某个人手上——但是实际呢?权力当然不会在形式上集中到某个人手上,但是绝对会牢牢地集中在利益集团而非大众的手上。中国的公务员等就是铁饭碗,一干就是一辈子,这句话实际上规避了很多问题,首先入门不简单,再一个就是虽然不是什么淘汰制,但是如果在岗位上没有成绩出来是肯定会有巨大压力的——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铁饭碗,毕竟选择了公务员就得好好干,使自己在这个集体追求更优的队伍里不能掉太远,更不能随心所欲为自己的家族和某些团体谋利益——这是政府和人民群众同时监督的事情。
我们没有西方民主制度下的“两党制,多党制,三权分立”来搞什么名义上的制衡和约束,但是我们有施政团队和党政团队的监督机构——纪律检查委员会,反贪机构等等。
西方的民主流于形式,使人消极落后,对抗极端散漫;中国的民主使人更加关注自己应该关注的东西,集中力量发展,而不是搞什么政治生活的“随便乱入”。我们把国家交给了一群靠谱的,实干的,自我检查和改革的团队,它们真切地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区别,一个让人感到绝望,一个让人感到希望。
虽然我们的制度也需要引入更多的“人民的加入”——但是还是那句话,不是为了加入而加入,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政治协商,目标统一,力量集中,不为了迎合一些人的民意而改变国家和民族的争取发展方向——始终记得大众的眼界和境界是有限的,正确的方向根植于大众的内心需求,但是具体的业务必须交给最有能力的人来做——精英治国,而不是西方的“牛鬼蛇神”治国。大众理性参政议政,而非西方的“盲目自由和人权的鼓吹”。
人和人类社会必须要放在框架里进行合理约束,而不是西方如今的冠以自由和发达,实为纵欲,让社会回归到无序,回到原始社会,那样毕竟更有利于资本集团对社会的控制。
现在来看,劣质的西式民主和追求卓越的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孰胜孰劣就多少有点清晰了。整个社会都在玩那一套套拙劣的政治作秀和把戏,国家还怎么发展?人民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