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聘任制能不能解决冗员问题?我觉得效果极其有限
【本文来自《续议“公务员变合同工”是民心民意的客观反映》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现在公务员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冗员。
其原因,第一是35岁分水岭明显。很多基层公务员35岁左右看到将来提拔无望,就开始躺平了。有些地方政策放得宽一些,也就40岁,40之后还干劲十足的,那肯定是还有提拔空间的,这也是冗员问题最大的原因。
第二是晋升渠道窄。这个大家都懂。第三个是账面待遇不高。真不高,领导、实权岗位那毕竟是少数,普通岗位也就比流水线工人强,连菜贩子都比不上。就这待遇要能起早贪黑做事的都是有期望、有情怀的。但公务员岗位说到底就是个工作,更多的人还是为了有饭吃,你要人为了碗饭拼死拼活也不现实。
公务员聘任制能不能解决冗员问题?我觉得效果极其有限。
解决冗员问题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运行效能,一方面是减少财政支出。运行效能上,公务员聘任后,虽然打破了普通公务员的铁饭碗,但谁能保证最后继续捧着这个饭碗的一定是干事的?运行效能能不能提高真不好说。
财政支出上,公务员聘任后,公共服务外包的现象可能不降反增(一方面消化没有被继续聘用的原公务员,防止成为社会稳定风险,一方面是弥补人员缩减后公共服务能力下降的问题),说不定会导致中国的公共服务像德国的福利机构一样,成为没有实际产出会还不断侵蚀财政资金的产业。
我不是不赞成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我是不赞成拍脑袋推动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