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中国股市走向成熟,不是哪一个要素的单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监管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内的各个要素的共同成熟。”
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虽然全面实施注册制早在意料之中,但开年就发布这一重磅消息实则振奋了整个资本市场。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本次改革借鉴科创板、创业板经验,以更加市场化便利化为导向,进一步改进主板交易制度。主要措施:一是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二是优化盘中临时停牌制度。三是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优化转融通机制,扩大融券券源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这次改革从主板实际出发,对两项制度未作调整。一是自新股上市第6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继续保持10%不变。主要考虑是,从实践经验看,主板存量股票及新股第6个交易日起波动率相对较低,10%的涨跌幅限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股票的定价需求。二是维持主板现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不变,对投资者资产、投资经验等不作限制。
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
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创业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同时强调“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不是谁想发就发”将建立健全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行为,严肃追究发行人、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责任,形成强有力震慑。
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进一步压实上市公司、股东及相关方信息披露责任。畅通强制退市、主动退市、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多元退出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强化退市监管,健全重大退市风险处置机制。
根据历史经验来看,科创板设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及北交所设立由征求意见稿到正式稿耗时分别为173天、120天、71天,本次主板注册制改革也有望在120天内落地,改革后新股有望在4~5月正式上市。
市场观点解读
1. 注册制并不意味着零门槛,注册制实施的是更加严格的自律机制和事中事后监管,这一监管导向已经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中显示了良好效果。本次改革还强调了证监会把关企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板块定位的权力,显示监管层旗帜鲜明地引导资本要素支持科技创新。
2、注册制改革的重点在主板,并且对发行企业财务状况要求提高。核准制下发行人的财务市值要求需同时满足多条规定,注册制下将此条款分层,发行人满足任意一条即可进行申请,第一条相对核准制下的财务条款加强了净利润及现金流量标准,第二条与第三条相比第一条则放宽了净利润、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要求,新增了预计市值要求。相比于核准制,企业盈利能力的硬性条件有所上升,主板更加明确服务成熟大型企业的定位。
3、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中国资本市场的IPO数量将会迎来新的爆发式增长,同时也对企业质量与竞争和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审核把关更加严格,将进一步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责任。
4、新股走势分化。随着上市节奏的加快,上市企业越来越多,一二级的市场的制度利差将被压缩,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将被强化,企业的估值分化也将加剧;50亿以内的小市值公司占比高,上市所带来的流动性溢价可能并不高,市场估值均值回归趋势可能加快,甚至出现类似港股的“仙股”现象。
5、主板破发或者不再少见,打新收益增厚将有限。主板注册制改革后发行定价突破原本23倍的市盈率限制,向双创板块靠拢,采用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方式,预计发行市盈率将大幅提升,破发现象可能出现。但网下发行比例及回拨规则等仍沿用原核准制下要求,预计网下获配比例大概率在10%,远低于双创板块,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主板打新收益或不及双创板块。
6、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以改变恶意“圈钱”和“套现”的行为。
7、需要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将优势资源导入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上市,也对把握二级市场退出时机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对于周期性较强的行业,需要预判“申报-发行-退出”期间可能历时多年的周期波动。
机构指出,全面注册制下,A股退市力度有望加大,利好存量优质标的。对标港美股,美股市场化程度最高,进出双向通道更为通畅。美股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发行和上市审核监管分离,并配合严格的退市制度。港股形式审核为主,实质判断为辅,但退市相对不畅,仙股难以出清。
A股原来的核准制下,实质审查不仅使主管机关负荷过重,而且有违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全面注册制将使得A股制度进一步向成熟市场靠拢,但后续仍需配合严格合理的退市制度,有进有出,吐故纳新,才能实现A股新陈代谢,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存量优质上市公司或更具稀缺性,有利于其获得一定的估值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