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异乡的独生子女:我们的父母该怎么办?

作者丨木马君

  春节前,新冠大流行,很多人都在纠结要不要回老家和老人团聚。回去吧,怕给他们带来风险,不回去吧,又怕他们伤心。

  其实人到中年,常常不得不考虑年迈的父母的养老问题,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

  我们还在德国的时候,身边华人朋友聚会时,常讨论的话题之一,也是父母的养老问题。

  有这些烦恼的朋友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这几年因为新冠的关系不方便回国,导致留在国内的老父亲老母亲经常数落孩子不孝,而在外的孩子们也常感愧疚和无力。

  我很幸运,家里有两个亲姐姐。在我满世界流浪的时候,家里有姐姐照应父母,我不必操心。

  但是我认识的很多小伙伴们,他们是独生子女,随着国内父母逐渐年迈,这种焦虑日渐加剧。

  在我们的传统中,父母和子女似乎是绑在一起的,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孝敬父母相抵触时,两代人间的龃龉似乎是个世纪难题。

500

  说起父母和孩子的羁绊,先来聊一部有趣的剧。

  前几个月刷到一部韩剧《产后调理院》,很是夸张搞笑,但对于东方女性来说,却又真实地有些残忍。

  故事发生在产后调理院(就是月子中心)。

  女强人主角在住进调理院后,发现这里的人不在乎你的名字,只在乎孩子的名字;不在乎你以前在哪里工作,只在乎你在哪家医院生产。

  调理院里的妈妈们像《雪国列车》里那样分等级,一等座是被证明有“母性“的那类妈妈。

  怎么证明“母性“呢?

  标准就是看你能为孩子牺牲多少,比如:长时间全职照顾多个孩子,不打麻药自然分娩,全母乳2年等等。

500

  其中,有一位年轻妈妈符合以上所有条件:第一胎用自然产的方式生下双胞胎,24个月全母乳亲喂,话题从不离育儿理念。

  这样的人妥妥一等座里第一名,背后发光,被其他新手妈妈们尊为神一般的存在——

  “母性的女王“

500

  不止产后,这种带着光环的限制,从孕期就开始了。

  比如女主怀孕时想喝杯咖啡,但只要挺着肚子进咖啡店,就总会有陌生老妇人笑嘻嘻地来关心:这里也有卖猕猴桃的,你知道吗?(真是见了鬼了要在咖啡店买猕猴桃……)

500

  用喜剧的外衣,包裹了一出残忍的戏码。

  在德国绝大部分时候分娩方式、哺乳方式、教养方式……全都出自个人的选择,舆论上并没什么倾向性,我想这剧若是给木马爸爸看,他对剧情理解的困难度应该会远高于学中文。

  一边看一边笑,笑完后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东方女性,似乎从一开始,就被要求为孩子而牺牲。

  进一步说,其实不止女性,所有人一生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孩子而存在:

  小时候的目的就是好好读书,长大后的目的就是好好工作,年龄到了就要结婚生子,然后的一切就都是为了孩子,直到孩子又生孩子,再去照顾孙子孙女。

  目标明确的直线一般的人生。

500

  只是,当你把人生目标清晰地定义成为了孩子,当你曾为了孩子牺牲青春和健康,牺牲人生别处的可能性,那么,你怎么能忍受孩子飞去遥远的地方,寻找自己的人生呢?

  当你把人生的意义都放在孩子身上,若有一天孩子不再需要你的付出,那你的人生意义又在哪里呢?

  将人生赌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明面上看不求回报,然而本质上仍在索求:

  索求孩子带来回馈,索求孩子留在身边——即便可能打破他/她的梦想。

500

  这种亲子关系,在欧美人身上却非常少见。

  2012年有部法语爱情电影《爱‧慕》(Amour),主角安娜和乔治是一对退休的音乐教师夫妻。

  安娜在经历两次中风后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只能瘫在床上,任由护理师打扮取乐,毫无反抗之力。

  曾经优雅的人,因为身体状况落入如此丑陋和屈辱的境地,影片的结局出乎意料的悲伤,思来想去,却又是无可避免的结果。

500

  十年前看这部片,除了结局,剧中还有个片段让我沉思:

  住在国外的女儿,因为联系不上父亲,过于担心母亲的情况,突然造访。

  一进门就责问父亲为什么不接电话,也不回留言?

  女儿:你知道我们有多担心吗?

  父亲:你们担心也没用……我只是没时间去注意你的担心,就这样。

  很明显,父亲对千里迢迢赶来关心的女儿并不高兴,沉着脸自顾自地说了一通:

  你母亲越来越像个无助的孩子,对我们两个来说都很悲哀,很没尊严。

  她不想被人看到这种惨状,像上次她根本不希望你来看她。你们两个活你们的,我们过我们的,好不好?

  ……

  我没想到你会突然跑来,我不高兴,觉得好像你在突袭检查。

  你凭什么这样?

500

  当时听到这段话,着实楞了一楞,这段话所表现出的疏离和抗拒,简直是把女儿当成了外人。

  但,这是事实,欧洲人的观念确实如此。

  对于他们来说,孩子是人生诸多选择中的一项,和其他选项一样,我选择,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决定。

  我想要孕育一个生命,我想看着他/她长大,我想和他/她拥有亲密的时光。当他/她成长为足以为自己负责的独立个体,我祝福他/她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500

  同时,我也会有自己的人生:比如旅行交友,比如唱歌跳舞,比如射箭赛车……

  这样看来,欧美家庭里父母和成年子女的关系更像是儿时的伙伴,我陪你走过一段路,在你幼小时护你周全。以后长大后,聊得来可以常来常往,聊不来就各自安好。

  他们把“爱”挂在嘴边: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希望你幸福。

  而我们把“孝”挂在嘴边:父母在,不远游。

500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结婚也好生子也罢,都出自个人的选择,不是一件必须达成的任务,也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但在老人们眼里可不是这样。

  春节刚过,催婚催生几乎是每个中国人必经的考验,老人们最常用的说辞大致上有两个:

  1、不生孩子老了谁照顾你?

  2、趁我还带得动,早点生。

  短短两句话,包含的意思是:

  1、生孩子,是为了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

  2、生孩子、照顾孩子是贯穿一生的重大任务。

  “养儿防老”是传统,“百善孝为先”也是传统。归结起来,可能由于在中国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大部分人能吃上饱饭也就这几十年的事,长期以来对于无产的恐惧,对于老无所依的恐惧,形成了“为孩子付出所有,换来老有所养”的观念。

  社会发展至今日,外在的条件已然改变,这些观念却深深地留了下来,像刻在灵魂里一样。

500

  想起一个很久以前看过的故事:


  有一棵大树很爱一个男孩,整日陪男孩玩耍。男孩长大后需要一间屋子,大树贡献了树枝。

  男孩想要一条船远离,大树贡献了树干。

  最后男孩回来,说只想要个地方休息,大树贡献了自己最后一截身体给男孩作椅子。

500

  故事本意讲的是奉献,有人理解为这是父母之爱,奉献一切不求回报。但我看的时候只在想:树为什么不能偶尔去过自己的日子呢?

  它的身上有小鸟和松鼠,它能听见风的声音,它能感受到树叶被风吹过时,每一片所发出的不同的声响。它为什么不看看别处呢?

500

  有一次读到一篇文章,一对中年夫妻为了给孩子增加点课外兴趣报名了观鸟活动,结果,这对活到40岁也没什么兴趣爱好的中年夫妻,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这么有趣。

  看着有点感慨。

  我们对于人生的定义真是太简单太无趣了,没人对我们说有个爱好可能让人生更有趣,也没人对我们说走岔路同样也是风景。

  就这样一条直路走到底,最后可能连为什么要走到这里都想不明白。

  说到这里,我有时候还挺羡慕木马爸爸。他的人生没有远大目标,却很丰富,他要把所有有趣的事都做一遍,似乎永远都不会有停下来的一天。

  像个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以后老了,因为孩子不在身边而感到空虚寂寞没有安全感,这在他身上绝对不可能发生。

500

  做手工,玩乐高,业余生活很丰富的木马爸爸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乐趣,不至于以后老了心里空空,总是哀怨地抱怨孩子怎么不常来。

  没办法出远门,那就家门口看看自然。

  没办法出门,那就安心读几本书。

  再不济,和老朋友们唠一顿嗑,就像我现在这样。

点击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